基于人眼波前像差数据的客观验光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验光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验光方法,但它存在速度慢,验光精度受限和依赖于被测者等缺点。寻找一种准确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来取代主观验光方法,一直是眼视光领域关注的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波前像差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眼科领域,已经在个性化准分子激光矫正术、个性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面取得成功。眼波前像差技术也给提供了客观验光的新途径,可从人眼波前数据出发,根据衍射光学的原理或用光学设计软件的方法,较准确地得到人眼的屈光度。这是一种客观的验光方法,它不依赖于测试者的主观感觉,并且有更高的精度。   本论文根据波前传播的衍射光学理论和用光学设计的优化方法,研究了基于波前像差数据的客观验光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提出了波前拟合验光方法,对由波前像差的2~6阶拟合出屈光度的方法进行了改善,首先运用菲涅尔衍射积分计算了波前在出瞳平面和矫正镜片之间的传播;然后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对镜片平面处的波前像差进行拟合,得到矫正波前像差最优的镜片球度、柱度和散光轴位角,从而给出验光配方。并将该方法得到的验光结果与波前验光和主观验光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a)波前拟合验光方法与主观验光方法吻合较好,平均球度差,柱度差,散光轴位角差分别为0.09D,0.08D和-0.1°。球度差小于0.25D的人眼占总数的80%,柱度差小于0.25D的人眼占总数的70%,散光轴位角差小于5°的人眼占总数的100%。波前拟合验光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b)波前验光,即通过Zernike多项式系数,由公式计算屈光度的方法,在4mm条件下,与主观验光差异较大。平均屈光度差超过0.1D。因此不能作为临床给出验光配方的方法。   (2)开发了基于Matlab的波前拟合验光程序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具备文件读写,数据输入和数据计算等功能,使更多人能够方便快捷的利用波前拟合验光方法得到人眼的验光配方。   (3)提出了基于个性化眼模型的验光方法。首先在Gullstrand-Le Grand眼模型基础上根据眼波前像差的数据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然后添加矫正镜片并进行优化,得到矫正镜片的屈光度,从而给出验光配方。将通过个性化眼模型得到的验光结果与主观验光和波前拟合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眼模型验光结果与主观验光结果的平均球度差,柱度差和散光轴位角差分别为0.08D,-0.09D和3.88°。其中球度差小于0.25D的人眼达到了总数的62.5%;柱度差小于0.25D的人眼达到了总数的75%;散光轴位角差小于10°的人眼占总数的75%。眼模型验光结果与波前拟合验光结果的差异也较小。平均球度差,柱度差和散光轴位角差分别为-0.05D,0.12D和-2.93°。其中球度差和柱度差小于0.25D的人眼以及散光轴位角差小于10°的人眼均占总数的62.5%。综上,眼模型验光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基于人眼波前像差数据的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
其他文献
雨水过、惊蛰即,春光日渐浓.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备春耕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虽然突发的疫情给2020年备春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北安分
期刊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普及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综合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控系统采
飞秒脉冲激光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飞秒脉冲激光应用在微纳加工、非线性显微成像、激光烧蚀推进等领域,而且使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呈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微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在光的产生、传输、调控、探测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通常,金属和电介质是在微纳光子器件的
随着集成光子学的飞速发展,光波导折射率传感器被广泛关注。聚合物材料具有材料灵活度高、加工工艺简单、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基于聚合物材料的波导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
基于双温模型理论和线弹性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超短脉冲激光辐照微纳米薄膜材料诱导皮秒超声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微纳米薄膜材料中瞬态温度场
三维动态显示是信息显示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丰富色彩的大视角三维显示系统是各国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全景视差型三维显示系统具有数据量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