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诱导水光学击穿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脉冲激光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飞秒脉冲激光应用在微纳加工、非线性显微成像、激光烧蚀推进等领域,而且使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呈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考虑到多数生物组织和体液的含水量平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对飞秒激光与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许多科研工作者共同研究的对象。本文对单个飞秒激光脉冲诱导纯净水产生光学击穿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对脉冲显微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其记录飞秒激光与纯净水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2.根据现有的飞秒激光在水中产生击穿的机制,并结合自由电子密度速率方程数值模拟了不同波长和脉冲宽度的激光在纯净水中产生击穿的阈值和击穿区域内自由电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多光子电离和雪崩电离两种击穿机制在自由电子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3.采用脉冲显微数字全息术,对脉冲宽度为50fs、峰值功率为76MW的单个飞秒激光脉冲在纯净水中产生击穿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全息记录,获得了一系列具有飞秒时间分辨的动态数字全息图;通过数字再现,获得了击穿区域内等离子体和冲击波的相位信息。   4.通过从相位图中测量同一入射功率下冲击波不同位置处半径和离心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我们认为等离子体中部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机制类似于柱面波传播;等离子体两端产生的冲击波类似于球面波传播。此外我们还计算了冲击波的波速和压强分布,从获得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等离子体中部产生的冲击波的压强大于由等离子体两端产生的冲击波的压强。   5.在同一延迟时间下,增加泵浦激光峰值功率时,等离子体区域变长,冲击波波前整体趋近于柱面波;而降低激光峰值功率时,等离子体区域变短,冲击波波前更趋近于球面波。这充分说明了冲击波波前依赖于相应的等离子体区的长度。
其他文献
超光谱成像仪可以获得波段狭窄且连续的图像,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光谱图像,可以得到被测物的光谱特征,直接识别被测物,在民用和军用两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超光谱图像
鱼眼镜头因其可以达到180°以上超宽的视场角,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范围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群组视频会议系统和智能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等众多领域。但是鱼眼镜头带来
传统微机械加速度计精度无法满足高精度领域的需求,而新兴的微光学加速度计精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动态范围过小,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MOEMS加速度计的闭环反馈控制方案,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动态范围。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MOEMS加速度计的开环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给出了开环模式下的系统输出结果,和实验装置改进以前的开环实验结果对比得知系统灵敏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横
雨水过、惊蛰即,春光日渐浓.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备春耕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虽然突发的疫情给2020年备春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北安分
期刊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普及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综合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控系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