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自由基中药对小鼠脑片及PC12细胞脑缺血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导致全球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是卒中的最常见类型,占80%-8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自由基的过度形成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过量自由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脑缺血时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酶如环氧合酶、脂氧合酶、NADPH氧化酶等的激活使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因此抗自由基药物或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酶如环氧合酶等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近年来研究重点。抗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现已作为抗脑缺血药物在日本与中国上市,若能筛选到同时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酶如环氧合酶、NADPH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作用又有抗自由基作用的多靶点作用的药物,有望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抗脑缺血药物,而抗自由基中药,更可能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是我们筛选的主要目标。本课题在细胞和脑片水平上建立高效、稳定的抗脑缺血药物筛选模型,首先通过评价环氧合酶抑制剂在这些模型中的作用,完善药物筛选模型;然后选择一些文献报道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自由基中药,并在我们建立的模型中筛选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较强的中药,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考察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否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分析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细胞、脑片模型上评价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及吲哚美辛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在细胞、脑片模型上筛选抗自由基中药,如:人参皂苷Rgl、丹皮酚、槲皮素、黄芪甲苷、白黎芦醇、绿原酸、黄芩昔、穿心莲内酯、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3.在上述药物中选择一个在细胞、脑片模型中对损伤保护作用较明显的中药有效成分,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第一部分OGD/RP诱导的小鼠离体脑片及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与完善目的在离体水平上,建立与完善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诱导的脑片及PC12细胞损伤模型,并在这两种模型上考察COX抑制剂对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小鼠离体脑片建立OGD/RP模型,TTC染色检测小鼠离体脑片的活性;同时以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OGD/RP损伤模型模拟脑缺血损伤,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死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在离体小鼠脑片上,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及依托考昔(Eto)能减少OGD/RP引起的损伤面积,增加吸光度;而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吲哚美辛(Ind)未见显著性差异。在PC12细胞OGD/RP模型上,Cel、Eto及Ind均能增加OGD/RP损伤后PC12细胞存活率。其中,Eto在10-160μmol/L能显著性增加OGD/RP诱导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并降低LDH释放,减少PC12细胞死亡率。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Eto能抑制OGD/RP诱导的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建立的OGD/RP诱导的小鼠离体脑片及PC12细胞损伤模型可试用于抗脑缺血药物的筛选;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新型一代的Eto在离体小鼠脑片及PC12细胞OGD/RP模型上均有显著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蛋白的诱导表达有关。第二部分抗自由基中药对OGD/RP诱导的小鼠脑片及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在离体水平上,筛选抗自由基中药对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诱导的脑片及PC12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离体脑片建立OGD/RP模型,TTC染色检测小鼠离体脑片的活性;同时以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OGD/RP诱导细胞损伤模拟脑缺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这几个指标为标准,在细胞和脑片两种损伤模型上考察文献报道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自由基中药,如:人参皂苷Rgl、丹皮酚、槲皮素、黄芪甲苷、白黎芦醇、绿原酸、黄芩苷、穿心莲内酯、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黄连解毒汤等对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别。结果在离体小鼠脑片上,黄芪甲苷(1μmol/L)、白黎芦醇(1.10μmol/L)、绿原酸(100μmol/L)、黄芩苷(10,100μmol/L)、羟基红花黄色素A (1,10,100μmol/L和FE50(1μmol/L)均能减少OGD/RP引起的损伤面积,增加吸光度;而人参皂苷Rgl、丹皮酚、槲皮素、穿心莲内酯和FE30未见显著性差异。在PC12细胞OGD/RP模型上,人参皂苷Rgl (1μmol/L)、白黎芦醇(10μmol/L)、黄芩苷(0.1,1,10μmol/L)、穿心莲内酯(1μmol/L)、羟基红花黄色素A (0.01,0.1,1,10μmol/L).FE30(1,10μmol/L)和FE50(1,10μmol/L)均能显著性增加OGD/RP诱导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PC12细胞死亡率;黄芪甲苷、丹皮酚、槲皮素、绿原酸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两种模型的OGD/RP损伤的保护作用均较强,因此我们考虑可进一步在PC12细胞上进行试验考察其作用机制。第三部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C12细胞OGD/RP损伤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TT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PC12细胞死亡率,Hoechst33342检测PC12细胞凋亡,细胞免疫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C12细胞经OGD/RP诱导后COX-2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MMP-9表达。结果OGD/RP诱导PC12细胞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4h-R2h组细胞存活率为(75.5士3.7)%,明显降低(P<0.01)。MTT、LDH和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1μmol/L HSYA预处理能增加OGD/RP诱导后PC12细胞存活率(90.8土7.6)%,降低细胞LDH释放率(109.5士7.0)%,同时减少PC12细胞凋亡率(19.7土7.5)%,与模型组(OGD4h-R2h)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OX-2和MMP-9经OGD/RP处理后均能产生诱导表达,而HSYA能抑制MMP-9表达而不抑制COX-2表达。结论HSYA在OGD/RP时预先给药对OGD/R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诱导表达有关。HSYA作为活血化瘀药预防给药可能减少中风的发生减轻神经损伤。
其他文献
本文以山西部分旅游景观文化的翻译为例,通过探讨与分析在翻译此类旅游宣传文本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词汇、文化内涵、篇章结构等层面的翻译问题,力图得出一个合理的
目的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作为一种新的基因修饰方法,自2011年以来成功应用于基因修饰以及动物模型的产生。FATS基因属于脆性位点基因,其编码序列位于基因组中AT
目的:采用网络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 analysis, VBM)相结合的方法,阐明正常人老龄化过程中以及
随着中缅两国的交往日益增多,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缅甸汉语教学发展迅速,缅甸各地区对汉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有很多学者也对缅甸汉语教学进行了研究,
晚唐诗坛上,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达到空前繁荣景象。许浑和杜牧又同属晚唐咏史怀古诗的杰出作者,咏史怀古诗是他们作品中研究价值极高的一部分,具有很高成就。本文对晚唐许浑和杜牧
不孕不育症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10%,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快速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
计算机被喻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明之一,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计算机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易受机房环境影响,机房空调则是机房环境的主要保障,因
俳句是由俳谐的发句发展而来的由十七个音节组成的短诗。俳句的名称最初出现于1663年由定清所编的《尾蝇集》中。明治二十年代中期,正冈子规发起了俳句革新运动,开始将发句称作
移动发电机车和吊管机等履带式工程车辆是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有的车载监控系统,虽然功能较丰富、系统较完善,但仍然无法满足各种工程车辆的应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319例患者的住院及5年随访资料,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及远期死亡情况并分析可预测死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