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总体的分层抽样方法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催生了一批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的“三新企业”。在“三新企业”的统计调查中,由于“三新企业”总体抽样框在短时间内变化大,抽样框中的单位新生、消亡较为频繁,且各单位目标变量的水平变化也较大,以往的定期经济普查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导致抽样框更新不及时抽样框出现老化情况,采用固定抽样框进行抽样设计获得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一般难以准确估计总体目标变量的水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总体容量、单元和单位特征同时变动情形下的抽样方法,以解决固定抽样框所带来的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从而对总体特征进行准确推断。为解决由总体变动导致的抽样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总体的分层抽样方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提出了动态总体抽样框变动的理论内涵,并设计了抽样框变动的模型结构图。(2)提出了基于动态总体抽样框更新的事后分层复合抽样思路,该理论的提出,能够实现随时间变动抽样框与调查总体的结合,同时获取到不同时期抽样框内总体信息的变动情况,并对抽样框进行更新。(3)通过对抽样框各层总体事后分层和各层总体容量动态变化的推断,给出了基于前后两期抽样框变化的事后分层复合估计方法,并通过分离抽样框估计方法构造了总体总值的估计量。(4)本文讨论了总体单元和单位特征变动情形下,将基期样本在报告期内无法匹配的消亡样本以及报告期内新生的样本视为不可观测样本信息,讨论多重插补方法的分层抽样估计。研究表明,基于动态总体设计的事后分层复合抽样方法能有效解决固定抽样框无法完全覆盖总体信息并进行及时更新的问题。通过对报告期抽样框内总体容量动态变化的推断,构造了总体总值的事后分层复合估计量,并证明了其无偏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多重插补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证明。此外,通过设定符合“三新企业”相关特点的初始参数进行随机模拟实验:(1)计算事后分层复合估计量与真实值的偏差,与传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计算的总体总值估计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事后分层复合抽样估计总体总值的偏差分布在零轴附近,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抽样方法估计总体总值的偏差。此次实验结果表明在总体容量、总体单元和单位特征同时发生变动时,使用基于动态总体的事后分层复合抽样方法明显优于单次的分层简单随机抽样。(2)借助第一个随机模拟实验设置的初始参数,验证在动态总体下,基于多重插补分层抽样估计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在零轴上下波动,最大值为0.078,最小值为-0.065,且方差比较小。这表明多重插补分层抽样的估计有效。
其他文献
<正>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产业已然紧密地嵌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许多情况下,旅游业都被视为欠发达城市提升竞争力的最优选择,管理者们试图通过吸引物开发与新兴旅游地建造,实现城市资本的快速累积与形象改善(6)。然而,这些由旅游发展所驱动的城市更新,也引发了大量关于空间正义、地方文化变迁及自然环境改变等问题。可见,旅游活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是极为多元、
期刊
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建设面临开发性不足、生态活力缺乏的突出问题,在平台生态的主流趋势下,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成为电网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文中通过理论分析法,详细阐释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转型机理,并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访谈研究,从实践角度对供应链生态圈转型提出如下建议: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要充分发挥资源对生态多样性的正向预测能力,与不同圈层客户建立差异化的合作关系,实现价值和利益共享,同
期刊
吉林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先试先行,本文通过研究其参保对象、筹资标准、待遇给付等,总结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建立多元、适度灵活的筹资机制,逐渐实现“独立型”保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护”联网的建设;破除碎片化现象,逐步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连续参保激励机制,促进定点养老机构的分级工作,使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
期刊
卫星降水产品在缺资料地区开展水文气象研究及径流模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卫星降水产品的精度可能会影响径流模拟效果。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和VIC水文模型综合评估5种卫星降水产品(CMORPH-BLD、GSMaP_Gauge、CMFD、MSWEP和PERSIANN-CDR)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精度和拉萨河流域的水文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CMORPH_BLD和GSMaP_Gauge在少雨季存在低估,
期刊
基本公共服务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是我国社会所有成员所追求的目标。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局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程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并推动均衡发展的主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但是,我国31省市之间以及各服
学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国家战略之一。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地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有着独具特色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黄河流域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因此,研究黄河流域协调发展问题对于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对黄河流域协调发展
学位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负面影响日趋加大,绿色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减少的必由之路,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出发,以陕西省10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环境资源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绿色发展在内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计16个指标。首先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2019年陕西省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非线性测度
学位
科技创新驱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主要支撑体系和关键着力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生产动力,两者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协调驱动,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基于经济高质量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其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的距离协同模型测算陕西省在各地市协作能力支持下,科技创新与经
学位
绿色发展作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经济-资源-社会复杂系统发展方面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以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解决解决人与生态的矛盾。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除西藏)为研究对象,借助熵值法与障碍因子模型对各省份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从绿色发展内涵出发,结合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质量、资
学位
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发展相对较快的城郊融合型村庄位于邻近城市主城区的城郊地带,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类型丰富、人口结构复杂,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特殊的空间区位使得城郊融合型村庄成为新时期城乡空间发展的重点研究区域。本文以山西省城郊融合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区位、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人口结构四个方面剖析了村庄的空间表征与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山西省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