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与新形态。近年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并且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是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摒弃了传统的工具理性观念,提出网络是具体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它本质是一种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空间,是检验客观实在之真正意义的工具,它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奴役它;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限制它。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网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作用与功能上,都没有体现出它反观现实、改造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再加上人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网络沦为人们逃避现实、放纵自我、攻击他人的工具。因此,网络本质呼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期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特殊需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检验现实世界、解放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其次,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价值哲学理论,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网络科学的既得成果,在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确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和特点。本文提出网络自建立之初就遵循的互联网协议及网络本身作为现代科技产物所遵循的现代逻辑程序和网络的人工智能化发展所提供的交互式和全身沉浸式互动模式,是导致网络空间既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又具有虚拟性、遥在性和模拟性的根本原因。从而使网络空间中的主体具有了与现实空间中的人同样的主体性,使网络空间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形式和生存方式,同时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可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成立。最后,在立足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判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成立与否的基本原则,即是否有利于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原则与具体实现途径。以期通过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个体积极精神世界;加强思想教育,实现个体身心合一;培养鲜明个性,完善个体人格;走向虚拟实践,回归现实生活来实现对网络空间中个人意义存在地追寻,在拓宽网络空间中个体思想通道的同时开发其创造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网络空间中真实个体的重塑,使网络与人实现共同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