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化浪潮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面对文化强权等威胁因素的存在和增长,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就显得现实而迫切。全球化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弱化,当国民的思想价值取向与西方自由主义同一的时候,不战而胜就会由西方政客的“期冀”变成东方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前提,就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国民中的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早在剧变之前就在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上完全认同了西方文化。所以,苏东的剧变并不败在军事上(北约与华沙条约国并未发生军事上的热战),而是败在经济上,败在文化上。早在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要求,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又把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列为国家四大安全。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自己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因此,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现代化的制度吸纳世界一切有利于我国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复兴,实实在在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都非常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全球化的角度入手,提出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我国的文化安全,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与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全球化的视角,针对“西化”“分化”的文化浪潮现实状况,一方面,在开放的大背景下,要吸纳当代世界的优良文化,另一方面,扬弃传统文化中的不良部分,发扬“两个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教育中达到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本论文拟定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文化安全视域下的“两个优良传统”教育,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内涵、重要意义及产生原因;其次论述它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再次分析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良传统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如何运用“两个优良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