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而在整风后更是一种"党的文学"或党派文学.因此,该文认为,探究其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应该作为延安文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它至少可从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探讨,即: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诞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延安文学形成的复杂性在于,"鲁迅传统"也曾介入其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故该文除绪论和余论外,亦因之由相应的四章构成.主要采取顺势研究与逆势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章主要探究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指出:其一,民族主义在四十年代是一种富有统摄力的意识形态,是延安文学观念最初赖以形成的内在动力与逻辑起点.其二,文艺上"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是民族主义话语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上的一种显明表达或呈现.第二章主要探讨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认为延安文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心态的获取→自由心态的失落→自由创作心态的终结→权威崇拜意识产生的过程.第三章认为,曾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传统"形成于延安时期.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第四章主要探讨延安文学话语实践中的意义制作与凸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