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膏药病致病机理及病害控制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栗膏药病是安徽大别山板栗产区最主要的枝干病害,严重影响板栗的生长,加速栗林衰退。本文通过对板栗的林分因子、树皮养分及生理、生化特性等与板栗膏药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初步探明了板栗膏药病发生的诱导因素,这为今后板栗膏药病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1.林分因素中,树龄、板栗品种、地形、蚧壳虫数量、郁闭度等因子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品种中,粘底板感病最轻,感病指数为32.2,而浅刺二水早感病最重,感病指数达88.9;在不同树龄中,4年生以下的板栗膏药病发生程度较轻,感病指数为7.8~17.7,而13年以上的板栗感病较重,感病指数高达88.9;在不同地形中,山洼栗园感病较重高达65.7,山岗感病较轻为29.6;其中蚧壳虫数量与感病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蚧壳虫虫口趋势与感病指数基本一致;膏药病在栗树枝条不同部位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病斑主要分布在枝杈处,枝条上方和侧面分布较少;树冠郁闭度与感病指数之间成明显的正相关(R~2=0.9175)。2.在板栗生理指标的研究中发现,板栗树皮含水量越高,感病程度越低,抗病品种粘底板树皮含水量明显高于二水早等感病品种,不同树种树皮相对膨胀度与感病指数线型负相关(R~2=0.826);树皮电阻值受树皮含水量和生长状态的影响,因而树皮电阻值的大小可基本反映病害的发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植株上同一病斑的不同处,树皮含水量差异极显著,即病斑中央树皮电阻值最大,高于病斑上方、病斑下方、病斑侧面和健康处。3.病害的发展,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关键是一些生物活性酶活性的改变。PPO、POD、PAL是诱导的生化抗病因子。随着病原菌Septobasidium Pat.的侵染,树皮内PPO、POD与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新病斑比老病斑提高的幅度大,并且差异显著。4.由不同板栗品种树皮营养的相关分析得出:树皮中氮、磷、钾和硼的含量与板栗的病情成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882、R~2=0.9175、R~2=0.7457、R~2=0.6524;板栗感病品种二水早、蜜蜂球树皮中含糖量高,而抗病品种粘底板、大红袍含糖量较低;通过对不同板栗品种健康和病斑处单宁含量测定发现,在感病后不同板栗品种的树皮中的单宁含量均有降低,这可能由于板栗感病后单宁被用于防御栎霉盾蚧的危害,在此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抗病品种粘底板中氨基酸种类和各种类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感病品种,这与氨基酸的特殊结构和某些优良特性有很大关系。5.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板栗膏药病的防治应该在第一次发病高峰前防治,减少潜伏侵染,经过6次不同时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桐油、凡士林、1:50硫酸铜、1:10碱水、泥浆防治效果较好,在膏药病化学防治的基础上结合间伐、整枝修剪等营林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包括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在内的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进入井喷式增长的"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12年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规模达300亿元,①广电机构、电信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政府相继颁布了具有现代性的新型婚姻条例,以推进传统婚姻制度改革,其中军婚作为一种非普通婚姻自有其特殊规定。军婚
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行,国家行政权力从农村基层政权的撤出,村级治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治理模式的变迁必然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建。随着村民自治的进一步深入,构
近三十年来,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英语教学的中心由老师怎样教转移到学生的怎样学,并且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总
目的研究四逆散冻干粉及其拆方对睡眠影响的等效性研究。方法用四逆散冻干粉与其拆方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影响,研究其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四逆散冻干粉与其拆方
面对时下的物理教学,很多教师抱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思维品质低.更让很多物理教师头疼的是在中考中有48%的实验探究和科学方法要考察.不少教师不知所措,于是乎进行大量的专题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盈余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出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随着城市化的脚步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景观设计企业同时出现在这个行业之中。大型的景观工程项目是城市开发活
<正>电影和电视业不仅仅是一个大众传播的工具,还是一个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产业。电影电视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美国,无论是电影业还是电视业,
<正>时至今日,虽然伴随着政策监管与社会舆论的诸多质疑与非议,但是电视购物作为中国广电产业的第三大收入支柱(另外两个是广告与有线网络),它的地位与作用已不能为业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