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结肠镜检查中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漏检率情况及影响检出率、漏检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内镜检查中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降低漏检率,最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收集了 2016年08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威海市立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检查并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911例。统计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但未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例数,计算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并统计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择期前来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例数,计算部分息肉漏检率。详细记录纳入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肠道清洁程度、内镜操作方式、退镜时间、内镜医生是否有意识去寻找息肉、息肉数目及大小。应用单因素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及部分息肉漏检率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各因素间的互相干扰,分析影响息肉检出率及部分息肉漏检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有91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96例患者第一次结肠镜检查时检查出患有结直肠息肉,息肉检出率为43.5%;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择期前来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71例,发现有54例患者在第一次结肠镜检查时漏检息肉,部分息肉漏检率为76%。2.男性、女性患者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6.5%、51.4%(χ2=20.527,P<0.001);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息肉检出率增加(χ2=9.262,P<0.001);单人操作、双人操作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54.9%、38.8%(χ2=19.934,P<0.001);退镜时间<6分钟、≥6分钟时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0.5%、57.2%(χ2=116.722,P<0.001)。3.随着患者年龄增大,部分息肉漏检率增加(χ2=2.087,P=0.041);肠道准备评分0-3分、4-6分、7-9分的部分息肉漏检率分别为86.7%、61.5%、41.2%(χ2=7.004,P=0.030);退镜时间为<6分钟、≥6分钟的部分息肉漏检率分别为84.6%、48.9%(χ2=8.925,P=0.003);第一次结肠镜检查时检出息肉数目<3个时的部分息肉漏检率为47.6%,息肉数目≥3个时的部分息肉漏检率为 82.8%(χ2=8.988,P=0.003)。4.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女性(OR:2.07;95%CI:1.52-2.82,P<0.001)、年龄(OR:1.05;95%CI:1.04-1.07,P<0.001)、肥胖(OR:2.98;95%CI:1.24-7.17,P=0.015)、退镜时间≥6 分钟(OR:4.84;95%CI:3.48-6.78,P<0.001)均为影响息肉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双人操作(OR:0.64;95%CI:0.46-0.89,P=0.008)为影响息肉检出率的保护性因素。息肉数目≥3个(OR:11.94;95%CI:2.14-66.64,P=0.005)为影响部分息肉漏检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退镜时间≥6分钟(OR:0.15;95%CI:0.03-0.67,P=0.013)为影响部分息肉漏检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1.性别、年龄、操作方式和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存在相关性。而体重指数、肠道准备情况、内镜医生有无意识去寻找息肉与息肉检出率无明显相关性。女性患者的息肉检出率高于男性;随着患者年龄增大息肉检出率增高;单人操作结肠镜比双人操作时息肉检出率高;退镜时间≥6分钟时的息肉检出率比<6分钟时高。2.年龄、肠道准备清洁程度、退镜时间、息肉数目与部分息肉漏检率存在相关性。性别、体重指数、操作方式、内镜医生有无意识去寻找息肉、息肉大小与部分息肉漏检率无明显相关性。随着患者年龄增大部分息肉漏检率增高;随着患者肠道清洁程度的提高,部分息肉漏检率下降;退镜时间<6分钟时的部分息肉漏检率比≥6分钟时高;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数目≥3个的患者部分息肉漏检率比息肉数目<3个时高。3.女性、高龄、肥胖、单人操作结肠镜、退镜时间≥6分钟为息肉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退镜时间<6分钟、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数目≥3个为部分息肉漏检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