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是海外华文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大多取材于历史,并以冷静、客观、严肃的书写态度挖掘出历史背后的真实、人性与价值。“历史”成为解读陈河小说内涵的关键字眼,同时由于海外作家的身份,使他站在异国彼岸回望故国历史时带上了距离的美感。因此,陈河看待历史的眼光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都披上了一层“异质”色彩。这种异质性既影响着他历史书写的题材选取,又深刻融入他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显示出作者历史书写的独特价值。本论文立足于文本细读,通过对陈河小说历史书写题材的梳理和历史叙事手法的分析以及历史书写价值的探寻,力求对作家陈河小说的历史书写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期望能够为陈河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论文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的题材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对“阿尔巴尼亚系列”和“小留学生系列”这些移民史作品的整理,探讨陈河笔下新移民漂泊异域时面临的生存与精神双重困境,展现出作家对文化、对移民生存严峻性的深刻思考。其次,在回望故国“文革”血泪史的叙述中,陈河关注的是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浮沉,彰显了“文革”特殊年代里的个人命运的失控和历史强权下人性的扭曲。最后,在“东南亚系列”抗战史的作品中,陈河挖掘出域外华人鲜为人知的战争史,表达了他个人对历史的沉思,对先驱者的缅怀,对人性中真善美的高度赞扬。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展开探讨。陈河凭借多样化的写作技巧,用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纪实叙事与虚构叙事以及独特意象与文化符号的隐喻叙事等艺术手法来讲述历史。总之,他以精彩的叙事策略书写了跨越时间、空间、种族的动人故事,构建出历史洪流下人物命运的浮沉,包括个人、国家乃至世界命运休戚相关的人类历史。第三部分主要是提炼归纳陈河历史书写的价值诉求。他将历史浓缩为叙事的背景,关注的焦点也从历史的外部转向历史的主体——个人命运的遭际。陈河始终以冷静、严肃、厚重的叙事姿态来揭露人类社会存在的沉疴痼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性的善与恶、欲望与理想等,以求实现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自由把握。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产量和形成率,为进一步提高原生质体转化率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酶解法对地衣芽孢杆菌工业生产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303原生质体的制备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LW0506(TRARDCPRAMTRhistidine-shikimic acid-)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选育得到缺失腺嘌呤脱氨酶、肌苷酸合成酶、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多种开发模式的运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功效。但目前对于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适
目的:研究了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底物流加方式及底物浓度对菌体生长和热凝胶合成的影响,并对粪产碱杆菌WX-C12(Alcaligenes faecalis)发酵生产热凝胶的补料工艺进行了优化。方
新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日益加快的技术革新,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革新企业制度、再造工作流程和创新生产研发技术,显然
在Web2.0的环境下,鼓励用户创造内容是主基调。社会化标签作为一种使用灵活、对用户友好、无约束的分类方式,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标签具备组织、分享、检索和发现新
近年来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使农业生产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政
介绍了信息政策和信息政策模式的含义,重点阐述了美国信息政策模式的发展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美国信息政策模式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
电气设备在焦化厂生产中的作用不容忽略,生产工作中电气设备要始终保持正常运行。一直以来,焦化厂都很关注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并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维修管理工作制度,实
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苏联远东政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概况,强调这一政策是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苏联对日缓和外交方针在其远东政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