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莱塞的小说是对美国社会现实的反映,暴露美国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德莱塞勇于真实反映生活的阴暗面,德莱塞的小说大多都以悲剧结束。 关于德莱塞的悲剧性研究,除序论和结语外本论文正文共分三章,研究对象为德莱塞的主要长篇小说,分析探讨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特征,以及德莱塞小说悲剧的思想发展过程和艺术特征。 第一章、德莱塞的生平与创作。介绍了德莱塞的生平、德莱塞文学创作的历程、德莱塞小说的创作情况和德莱塞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德莱塞悲剧的产生原因。第一节,悲剧及其产生。讨论悲剧、悲剧性和悲剧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古希腊的悲剧中所表现的坚毅反抗与斗争精神。第二节,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历史与社会根源。德莱塞小说的悲剧受到了古希腊悲剧的影响,虽然古希腊悲剧产生的原因已经不再存在,但是在发达成熟的现代社会的变化所造成的悲剧,我们在德莱塞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第三节,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思想根源。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变革如火如荼,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悲剧及多种思想和观念的产生。德莱塞受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叔本华的“悲观意志论”的影响,特别是斯宾塞的“不可知论”等思想。 第三章、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特征。第一节,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思想特征。德莱塞的小说在思想上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德莱塞前期的小说创作思想上偏于对美国社会虚伪道德的暴露,诉说着资本义伦理道德的伪善与残忍。一直发展到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以及社会制度、婚姻道德的强烈抗议和批判。这也反映了德莱塞不断变化的思想特征。第二节,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艺术表现。德莱塞的作品大多是以下层社会的人们为主人公,表现人在环境中的本能、感情和心理变化。通过大量的细节描述,表现出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抗争。在德莱塞的笔下,城市总是和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似乎和人物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话语模式,给予作品丰富的含义,体现了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德莱塞小说的结构安排是匠心独运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人物和故事情节非常紧凑曲折,扣人心弦。第三节,德莱塞小说悲剧性在女性形象中的体现。德莱塞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妇女形象,这些女性有聪明才智,对生活有着激情,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是不幸的,她们是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
其他文献
文论史上关于“真实性”的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各个文学及文论流派都有自己的特殊观点和主张,纳博科夫的“虚构真实观”则更别具一格。理解纳博科夫“虚构真实观”的切入点在于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杨绛的创作是个独具风格的存在。她的创作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直至今天仍笔耕不辍,她的作品并不算多,但“随遇而作”的创作包括戏剧、小说和散文,其独特的价
本文从媒介受众角度比较研究近两年来热播韩剧中女性形象。论文通过调查资料以及查阅相关数据,从不同的受众群体分析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论文就热播韩剧中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