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和酸枣染色体加倍后的性状变异及其分子解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倍化是植物基因组扩大的方式之一,是植物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截止目前,枣和酸枣基因组大小的分布情况及染色体同加倍后的性状变异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研究了流式细胞术估测枣、酸枣倍性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大规模测定了枣和酸枣品种、类型的基因组大小,分析了基因组大小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同时,以冬枣、邢台0604及其同源四倍体日光、珠光为试验材料,首次系统研究了枣和酸枣加倍为四倍体后形态学、细胞学、营养学、转录组、蛋白组的变化,旨在为枣和酸枣的多倍体诱变育种和多倍体利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建立起流式细胞术测定枣基因组大小的高效方法。选取幼嫩叶片50mg左右,放入4℃预冷的培养皿中,加入1mL的Tris-MgCl2裂解液,用双面剃须刀片迅速切碎,稍后再加入1mLTris-MgC12裂解液,常温下静置1min,将混合液用400目滤膜过滤到3mL测试管中,加入30μLPI染液(1 mg/mL)及1μLRNase(10 mg/mL),混匀后置于4℃冰箱避光染色30min,染色后利用德国Partec公司Cube8型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收集5000~10000个颗粒。该方法能准确估测枣和酸枣基因组大小,并能在1天内完成200个样品的测定,也适用于毛果杨、葡萄、梨、大白菜等植物。
  2.利用上述建立的流式细胞术,首次大规模测定了枣品种(301个)和酸枣类型(81个)的基因组大小,同时测定了243个枣品种的10个果实性状(单果重、纵径、横径、体积大小及总酸、总糖、单糖、二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枣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范围为300.77-640.94Mb,其中最大的三个品种为三倍体(赞皇大枣、赞新大枣、晋赞大枣),平均408.54Mb;基因组大小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基因组超过400Mb的品种集中在中国传统产枣省份,如河北、山西、陕西等;基因组大小与果实大小、纵径、横径和单果重显著正相关(P值<0.05)。酸枣基因组分布在346.93-489.44Mb,平均423.55Mb、比枣的大15Mb。这说明在野生酸枣向栽培枣的驯化过程中基因组大小的多样性更高但整体上发生了基因组收缩。
  3.首次系统比较了枣和酸枣二倍体与其同源四倍体的形态学、细胞学和营养学差异。与其二倍体相比,日光和珠光表现出较慢的生长速度和明显的矮化特征,叶片绿色加深,叶片、气孔、花粉、花、果实变的更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均明显提高;日光果实的抗坏血酸(Vc)、cAMP、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二倍体冬枣,珠光果实的cAMP、蔗糖含量高于邢台0604,但抗坏血酸、葡萄糖、果糖含量均显著低于邢台0604。
  4.首次开展了枣和酸枣染色体加倍后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在果实不同发育期差异基因数有很大不同。四倍体日光与其二倍体冬枣在全红期的差异基因数最多(1547);对果实发育期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有机酸代谢过程、次生代谢过程、生物跨膜转运ATP酶活性、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细胞壁、液泡等项富集显著;对果实发育期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表明KEGG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转运体、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组织碳固定等代谢途径富集显著。四倍体珠光与其二倍体亲本邢台0604在幼果期、白熟期、半红期和全红期的差异基因数分别为767、441、369和39,在幼果期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明显高于上调表达基因,而在其他三个时期上调和下调基因数差异不大。GO和KEGGpathway分析表明,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富集到的GOterm和代谢通路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日光与冬枣、珠光与邢台0604中分别筛选出9个和5个候选基因,候选基因FPKM值与实时定量的相对表达值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表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
  5.首次分析了枣和酸枣染色体加倍后的蛋白组变化。日光和冬枣果实全红期,共鉴定到蛋白5358个,其中差异显著的蛋白312个,显著上调的131个,显著下调的181个;GO富集分析发现,日光与其二倍体冬枣相比,在催化活性、离子结合、核糖核苷酸结合、小分子代谢过程、小分子生物合成过程等项富集显著;KEGGpathway富集分析表明,日光与冬枣相比,在伴侣和折叠催化剂、氧化磷酸化、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富集显著。珠光和邢台0604果实全红期,共鉴定到蛋白6422个,其中差异显著的蛋白809个,显著上调的667个,显著下调的142个;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表明,结构分子活性、信号序列结合、细胞质基质、细胞内部、蛋白质对细胞器定位的建立、细胞核导入、细胞内蛋白质的运输等项富集显著;KEGGpathway分析发现,RNA转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富集显著。
  6.整合果实转录组和表型数据发现,冬枣染色体加倍后,引起蔗糖、果糖、Vc、细胞分裂素和乙烯代谢通路上关键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日光果实蔗糖、果糖、Vc含量及单果重高于冬枣、而成熟期早于冬枣有关;邢台0604染色体加倍后,蔗糖合成代谢通路上关键基因高表达,珠光Vc合成代谢通路关键基因低表达、分解代谢通路关键基因高表达,可能导致了珠光蔗糖含量高于邢台0604、而Vc含量明显低于邢台0604。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种用途的水面舰船不断涌现,并且有向着高速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船舶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船舶单一动力装置的性能的同时,各种混合动力装置不断涌现。美国、英国及俄罗斯等强国,对于全燃联合动力装置系统设计技术及运行经验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各种经过实验验证设计指导性文件、规范及标准等相当齐全,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全燃联合动力装置系统设计与分析体系,但是技术封锁十分严重。国内燃燃联合动力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凭借其在改善柴油机性能方面占据的巨大优势,已成为减低柴油机排放和油耗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船用中速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开发了电控系统的基础控制策略,完成了对柴油机起动、停车以及调速的控制,并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共轨压力调节和燃油喷射控制,开展了基于受控模型轨压以及基于目标缸压喷射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利用建立的柴油机工作过程和共轨燃油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对相关的控制策略进行了
高压无油空气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随着现代设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压缩机的性能指标不断得到强化,压缩机环保、可靠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无油空气压缩机在环境保护、节省润滑油等方面更具优势,受到越来越多行业使用者的青睐,对设计开发的无油空气压缩机进行性能研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XXX高压无油空压机研制”项目,针对目前高压无油空气压缩机处于设计开发初期
浩瀚的大海是海上交通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为确保我国海洋利益不受到损害,维护我国海洋环境安全,我国在近些年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柴油发动机具有功率覆盖面宽、整个工作范围内效率高的特点,是海上船舶最主要的动力机械,为响应战略需求,进一步发展高性能柴油机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提升发动机动力性能,选用了纳米柴油技术与热障涂层技术两项具体措施。纳米级的颗粒因其微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用作燃油添加剂,可改善燃
近年船舶智能化已成为船舶技术和航运业的发展趋势。船舶运动控制是船舶智能航行技术的关键,需要考虑船舶运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动力系统的约束。船舶动力系统的影响和船舶运动的欠驱动特征,是船舶运动控制中相互耦合的两个关键因素,开展考虑欠驱动特征和动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对船舶路径跟随的影响研究,可为进一步的船舶半自主、自主航行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大型船舶智能控制的要求,将船舶动力系统的特征进行全
随着航空航天、核领域、兵器行业、化学行业、汽车领域、电子产业及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及环保重视程度和能源节约意识的提高,钛合金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由于钛合金的密度低、比强度高、热强度高、抗蚀性好、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由于钛合金成形温度高,成形时间长,造成模具磨损严重、生产效率低、耗能严重。近些年来,电流辅助成形技术以其独有的诸多优点受到来自生产制造业以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稻插秧机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用户对于插秧机整体的可靠性与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稻插秧机工作部件多并且结构复杂,作业时需在恶劣的农田环境中高负荷的工作,所以故障率始终居高不下。在导致插秧机故障的各种原因中,机械振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各部件间耦合共振严重影响水稻插秧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支撑臂是水稻插秧机动力传输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结构与分
大白菜食用价值高,种植面积、产量及消费量在我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受大白菜种子市场规模迅速发展的影响,大白菜的产业化种植导致了白菜种子的收获难题。采用人工收获方式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传统联合收获机机械收获方式下种子损失及损伤率较高。针对以上难题,本研究基于适收期白菜植株物料特性,研究设计了一种弹性短纹杆-板齿、柔性钉齿与圆管凹板组合的低损脱粒装置,对装置的总体结构和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通过有限元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农业作业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农机具性能升级改造和农艺种植规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碎土率检测作为评价旋耕机组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旋耕机的性能评级和农业播种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为了快速机械化获取旋耕机组作业碎土率信息,进一步丰富旋耕作业质量数据和参数,提出了旋耕机组作业碎土率在线检测方法和系统研究。  本文对旋耕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旋耕作业质量检测方法,提出旋耕层深度特征
学位
该文综合大量前人研究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铝的混凝机理的研究和发展.在对前期已有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现代化学和凝聚絮凝作用理论为基础,应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仪器,对聚合铝的混凝机理,及其在共存阴离子作用下的混凝,从现象到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论述.同时对混凝过程中pH值的调节和计算,从实验到理论推导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混凝过程中典型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