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插秧机支撑臂振动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ol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稻插秧机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用户对于插秧机整体的可靠性与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稻插秧机工作部件多并且结构复杂,作业时需在恶劣的农田环境中高负荷的工作,所以故障率始终居高不下。在导致插秧机故障的各种原因中,机械振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各部件间耦合共振严重影响水稻插秧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支撑臂是水稻插秧机动力传输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结构与分插机构紧密相连,作业时支撑臂的高频振动会对整机作业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以江苏南通富来威2ZG-6DK插秧机支撑臂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精确的数字化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中model模块对模型进行参数设置,分析得出其1-4阶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发现支撑臂的模态频率与发动机的激振频率范围重合,为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同时模态有限元分析也为试验模态分析确定了试验方案。
  引入模态置信度准则,将计算模型的模态与试验模态进行相关分析。对测点布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精简测试点数量提高试验精度与效率。开展模态试验通过敲击迫使机械结构产生强迫振动,利用动态分析仪采集振动信号并据此分析机械导纳函数,以此获取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模态参数。对比有限元和试验模态分析结果,两组数据的阻尼比均小于0.5%,固有频率相对误差均小于3.2%,前4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结合机械设计与优化设计理论,借助计算机技术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优设计方案。在ISIGHT优化平台中集成3D模型和ANSYS源文件,以支撑臂的一阶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车身厚度、横梁宽度、臂长为优化对象开展优化设计。优化后测得支撑臂前4阶固有频率均避开插秧机汽油发动机86.67~120Hz的激振频率范围。对优化后的支撑臂进行静力学分析,改进后的支撑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通过对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支撑臂有限元模态分析、模态试验和结构优化,获得了结构件的动态特性参数以及外部激振参数,并在有限元分析和模态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学科平台的结构优化方案,为插秧机的减缓振动以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对于改善水稻插秧机的整机作业性能、优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日益发展,海上运输安全自然成为了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时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基础,船舶柴油机高强度的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船舶柴油机频繁发生故障。因此,大力开展对柴油机的故障诊断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基于热力参数的船用中速柴油机机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此研究对于提高船舶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仿真软件
邮轮作为高端的水上娱乐船型,旅客对其不仅追求独具特色的外观造型、种类齐全的娱乐设施以及丰富多样的航行路线,而且关于乘坐运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希望邮轮在满足安全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舱室乘坐条件,获得更好的游乐体验。由于本论文的目标对象中型邮轮尚未设计建造,但航线已确定,且文中所涉及的舒适度评价方法可适用于其他船型。因此,本文选取与其航线相似,资料齐全的某油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风浪激励载荷
邮轮客舱舱室的环境和邮轮生活的满意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客舱舱室设计效果对改善和提高舱室人居舒适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船东及游客只能单纯的通过二维图纸和一些静态信息来观察设计的效果,也很难立体直观的显示出设计效果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对客舱舱室设计效果进行评价是衡量其设计优劣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多态性及模糊性,难以用一个精确的数据来评价舱室设计效果的好坏,至今在舱室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
学位
噪声控制首先要弄清楚主要噪声源的位置及噪声特性,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实施降噪措施。100Hz~500Hz的低频噪声由于具有波长长、穿透力强、传播衰减慢等特点,成为了当前噪声源识别定位及控制的难点。传统应用于噪声源识别定位的波束形成技术受“瑞利限”的限制,一般需要采用传声器数量较多的大孔径阵列才能提高低频声源识别定位的空间分辨率,但是大孔径阵列价格十分高昂,加工、装配、携带、使用也相对困难,这对阵列的工
近年来,各种用途的水面舰船不断涌现,并且有向着高速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船舶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船舶单一动力装置的性能的同时,各种混合动力装置不断涌现。美国、英国及俄罗斯等强国,对于全燃联合动力装置系统设计技术及运行经验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各种经过实验验证设计指导性文件、规范及标准等相当齐全,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全燃联合动力装置系统设计与分析体系,但是技术封锁十分严重。国内燃燃联合动力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凭借其在改善柴油机性能方面占据的巨大优势,已成为减低柴油机排放和油耗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船用中速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开发了电控系统的基础控制策略,完成了对柴油机起动、停车以及调速的控制,并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共轨压力调节和燃油喷射控制,开展了基于受控模型轨压以及基于目标缸压喷射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利用建立的柴油机工作过程和共轨燃油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对相关的控制策略进行了
高压无油空气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随着现代设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压缩机的性能指标不断得到强化,压缩机环保、可靠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无油空气压缩机在环境保护、节省润滑油等方面更具优势,受到越来越多行业使用者的青睐,对设计开发的无油空气压缩机进行性能研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XXX高压无油空压机研制”项目,针对目前高压无油空气压缩机处于设计开发初期
浩瀚的大海是海上交通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为确保我国海洋利益不受到损害,维护我国海洋环境安全,我国在近些年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柴油发动机具有功率覆盖面宽、整个工作范围内效率高的特点,是海上船舶最主要的动力机械,为响应战略需求,进一步发展高性能柴油机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提升发动机动力性能,选用了纳米柴油技术与热障涂层技术两项具体措施。纳米级的颗粒因其微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用作燃油添加剂,可改善燃
近年船舶智能化已成为船舶技术和航运业的发展趋势。船舶运动控制是船舶智能航行技术的关键,需要考虑船舶运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动力系统的约束。船舶动力系统的影响和船舶运动的欠驱动特征,是船舶运动控制中相互耦合的两个关键因素,开展考虑欠驱动特征和动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对船舶路径跟随的影响研究,可为进一步的船舶半自主、自主航行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大型船舶智能控制的要求,将船舶动力系统的特征进行全
随着航空航天、核领域、兵器行业、化学行业、汽车领域、电子产业及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及环保重视程度和能源节约意识的提高,钛合金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由于钛合金的密度低、比强度高、热强度高、抗蚀性好、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由于钛合金成形温度高,成形时间长,造成模具磨损严重、生产效率低、耗能严重。近些年来,电流辅助成形技术以其独有的诸多优点受到来自生产制造业以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