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基哌啶(哌嗪)类多靶点抗精神分裂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它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典型、非典型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它们对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对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的改善无效或者效果甚微;以及存在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副作用、高泌乳素症、体重增加、以及QT间隙延长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和认知障碍的改善仍是一个挑战。因此,开发疗效更好、更安全的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仍然是重要的临床需求。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结合临床多靶点药物的治疗特点以及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运用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芳基(杂环芳基)哌啶(哌嗪)的新型多靶点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体外筛选,所得优选化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的体内抗精神分裂症活性评价,包括动物行为实验、急性毒性实验以及候选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所得到的候选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多靶点抗精神分裂症活性,低的副作用倾向,还具有认知增强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基于芳基哌嗪(哌啶)的五类新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其次,对所合成化合物中的106个进行了基于D2、5-HT1A和5-HT2A受体的体外初步筛选,其中19个化合物对这些受体具有较好的亲和性。然后对这19个初选化合物进行了与认知相关的D3、5-HT6和H3受体,与副作用相关的α1、5-HT2C和H1受体的进一步筛选,总结构效关系,得到9个优选化合物。再者,建立了多个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对优选化合物进行了动物体内抗精神分裂症活性评价。动物行为学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APO诱导的攀爬、MK-801诱导的高活动性实验以及僵住症实验中都具有良好的体内抗精神分裂症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HKB-29、HKB-46和HKB-53的活性较好,治疗指数较高。此外,对优选化合物进行了初步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HKB-29、HKB-46和HKB-53的LD50大于2000 mg/kg,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对化合物HKB-46和HKB-53进行了新物体识别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HKB-46和HKB-53对小鼠的认知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对候选化合物HKB-53进行了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HKB-53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综上所述,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芳基哌啶(哌嗪)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活性评价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ASR)。其中化合物HKB-46和HKB-53等多个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多靶点抗精神分裂症活性,具有开发成为多靶点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潜力。以上研究为我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压气机叶片、螺旋微刀具这一类难加工零件,具有材料强度高、加工结构复杂等特征。该类零件的服役场景存在高梯度温差、高频率载荷、各种腐蚀性介质等恶劣工况,易造成由于工件表面损伤导致的疲劳破坏,因此必须要求该类难加工零件具有极高的微观表面完整性,以满足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的需求。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宏观力小、加工微观表面质量高、加工材料及形状特征广泛等显著优点,有潜力解决上述问题。
【目的】本研究以医保总额预付为政策背景,旨在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供给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识别出总额预付制下影响医疗服务供给的关键因素,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激励相容机制,形成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系统梳理不同医保支付方式下,医疗服务供给的评价指标及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概念模型,分析供需双方信息技术采纳情况及信息技术与村级卫生服务融合情况,测量信息技术对村级卫生人力的替代程度,明确价值融合下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的影响机制,找到影响村级卫生人力需求的关键点,为应对村级卫生人力新时代挑战寻求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创新思路,为最大化满足农村居民对村级卫生人力的需求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
以轨道交通装备焊接工艺特征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焊接工艺设计、焊前准备、作业执行、焊后检测在内的全工艺链条,构建了智能化焊接功能总体架构,分析了智能化焊接关键技术构成,并形成了实施路线图,为智能化焊接技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由于政府相关碳排放管制规定与政策的制定,加之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些都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压力以及提出了新的要求。低碳供应链一方面通过减少碳排放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碳配额交易也可以为供应链带来经济效益,目前这些得到了学术界与实际运营的广泛关注。同时,政府开始要求企业管理其使用到期的产品,使得供应链需要在日常运营中考虑产品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因此本研究利用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的相
我国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为满足能源送出、负荷中心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适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常规直流输电换流站作为典型的电力电子变换装备,其不同于同步机的装备特性为交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众多新的动态问题,如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问题、受端电网电压幅值动态机理问题、电力系统动态过程中的逆变站控制性换相失败问题(控制动作后触发脉冲时刻变化导致的
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拥有丰富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质,在微电子、光电子、自旋电子、催化以及储能器件等领域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VB族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其中的重要组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多样化的磁性状态、金属性和高的化学活性等特点。此外,VB族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强的成分相容性,可以通过引入磷、银等元素扩展为多元层状材料,也可以通过层间引入铁、铬等元素形成超晶格结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然而
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是光子学器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相比于成熟的集成电路器件,光子学器件在多功能、集成化方面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离标准集成化和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等离激元超表面吸收体(PMA,Plasmonic Metasurface Absorbers)作为微纳光子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因其优异的光场局域能力、电磁参量调控能力以及光热转换能力,有望在气体传感、红外探测和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的发展中社区,电力供应不足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昂贵的建设投资和较高的能量传输损耗,不建议在这些区域扩建集中式发电的电力系统。然而,采用农村微电网(MG)供电,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常,这些偏远地区都有便于转换成电能的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RERs),从而,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DGs)作为农村微电网的主力电源。譬如,光伏发电(PV)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