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下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概念模型,分析供需双方信息技术采纳情况及信息技术与村级卫生服务融合情况,测量信息技术对村级卫生人力的替代程度,明确价值融合下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的影响机制,找到影响村级卫生人力需求的关键点,为应对村级卫生人力新时代挑战寻求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创新思路,为最大化满足农村居民对村级卫生人力的需求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与政策收集,明确国家宏观环境对村级卫生人力的新时代要求,初步确定信息技术与卫生人力资源价值融合维度。(2)理论分析法:运用要素流动与集聚融合、服务生产力等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卫生人力资源“价值融合”过程和环节进行剖析。(3)现场调查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研究信息技术与村级卫生服务融合情况,及村级卫生人力信息技术采纳情况的样本地区,共5个地区;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及信息化建设较好、中等、较弱的3个地区作为研究农村居民智慧健康服务采纳情况的样本地区。(4)统计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多种回归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工时测定法等对定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概念模型宏观层面,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领域的融合。信息技术新兴生产要素向卫生健康领域流动和集聚融合,催生“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中观层面,信息技术资源与卫生人力资源的融合。信息技术资源在对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发挥替代作用的基础上,促进与村级卫生人力资源价值有效融合,实现村级卫生人力特质优化。微观层面,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服务的融合。信息技术融入卫生服务生产过程,供需双方对于信息技术的采纳是关键环节。(2)村级卫生人力信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路径除了网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纳模型中“努力期望”对“使用意愿”的正向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模型研究假设均得到了验证(P<0.05)。根据三个模型总效应结果,“促进条件”和“社会影响”对“使用行为”的总效应最大,其中,“社会影响”的间接效应较大,通过作用于“绩效期望”、“自我效能”对“使用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通过作用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对“使用行为”产生影响。“促进条件”除了对“使用行为”有直接效应,还作用于“社会影响”对“使用行为”产生间接影响。(3)农村居民信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路径农村居民对智慧健康服务的采纳通过“使用意愿”作用于“使用行为”(B=0.740,P<0.001)。按照总贡献度,“绩效期望”对农村居民智慧健康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最大(B=0.519,P<0.05),其次是“感知成本”(B=-0.440,P<0.05)、“努力期望1a”(B=0.384,P<0.001)、“感知风险1a”(B=-0.325,P<0.001)。(4)信息技术对村级卫生人力替代程度1)基于信息化服务手段可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工作流程,按平均工时、最小工时、最大工时计算,分别可替代0.87个、0.98个、0.80个村级卫生人力;2)基于信息化服务手段可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平均工时、最小工时、最大工时计算,分别可替代0.36个、0.40个、0.33个村级卫生人力;3)基于全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平均工时、最小工时、最大工时计算,分别可替代0.17个、0.19个、0.16个村级卫生人力。【结论】信息技术与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价值融合。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影响机制基于概念模型,以供需双方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和使用为重点,聚焦于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服务融合环节,通过达成信息技术对村级卫生人力的替代,影响到村级卫生人力需求。村级卫生人力对于信息化服务手段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是由“外”向“内”的过程,上级部门要加大对村级卫生人力信息化服务手段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支持。农村居民首要关注所获得智慧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关注智慧健康服务价值与所花成本是否对等,智慧健康服务要契合农村居民的健康需要。从纯技术层面,信息化服务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村级卫生人力,在整体规模上能够减少村级卫生人力需求量。同时,还需从实际工作环节、村级卫生人力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投入成本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对村级卫生人力的需求。村级卫生人力需要是兼具医学专业知识及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和强化非技术服务能力。【创新与不足】创新性:(1)研究视角创新:将信息化给农村卫生服务提供带来的改变引入村级卫生人力需求研究中,提出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概念,对信息技术提升村级卫生服务效率的程度进行了量化,测量了信息技术对村级卫生人力的替代程度,及信息化手段使用下的单位村级卫生人力需求量。(2)理论创新:构建了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价值融合的概念模型;构建了供需双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丰富了供方视角的卫生健康领域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构建了村级卫生人力需求影响机制模型,为新时代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和规划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的不足:(1)受疫情防控要求、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调研时限等影响,本研究采取现场、小规模的农村居民调查,供方相对文化素质水平高,采取线上问卷进行调查,因此,需方样本量相较供方样本量少,未能构建高阶结构方程模型;(2)受村级卫生人力问卷填写自愿性影响较大,各调研地区样本量存在一定差异,使得未能做更进一步的样本地区间的比较研究;(3)受目前村级卫生机构信息化实践和发展程度的影响,本文只研究了四种信息化服务手段作用下的村级卫生人力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信息技术的作用效果,但不能代表全部信息技术的影响;现有条件下信息技术的成本投入在不断发展,所需要的投入和维护成本目前较难估算,未能进行关于信息技术投入成本的测量。未来随着卫生健康服务信息化在农村的进一步实践发展,将基于社会技术视角及人因工程等视角,对于更多的信息化服务手段给村级卫生人力需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组织变革带来的影响及相应的村级卫生人力的配置展开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层状材料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它们具有原子级的厚度、突出的体表面积比,在电学、光学、传感、催化以及能源等多个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过渡金属硫化物更是成为了最有可能延续摩尔定律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之一。论文提出了新型脉冲准分子激光诱导制备技术,能够快速、可选择性和大面积制备二硫化钼等二维半导体,与CMOS工艺兼容。本论文在合成机理和合成实验以及
量子游荡是经典随机游荡的量子类似物,在量子信息理论中(特别是在量子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的量子游荡模型由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包含了游荡者的位置信息以及内部自由度信息.描述内部自由度信息的空间常称为硬币空间,而硬币空间上具体用于确定游荡方向的算子称为硬币算子.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硬币空间维数有限的情形,对无限维情形的研究尚不多见.量子Bernoulli噪声是近十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泛指Berno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AD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有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和胞内过度磷酸化Tau(Phosphorylated Tau,p-Tau)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此外,AD中还具有神经元的丧失,突触功能障碍,线
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在筹集物资、提供专业扶贫服务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投向扶贫领域的资金高达379.02亿元。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一步解决精神贫困和内生动力缺失等相对贫困问题尤为迫切,依然需要非营利组织发挥其专业性和灵活性优势来弥补政府在解决贫困个体多样化需求方面的不足。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超过6万个非营利组织参与扶贫
作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常常遭受各种逆境胁迫,如干旱、高盐、低温、病害等,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木薯广泛种植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是世界7亿人口的主粮。木薯具有耐旱的特性,可作为研究作物耐旱机制的典型材料。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调控植物耐旱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热带特色耐
西方建筑样式与建造技术自汉口开埠后便被引入武汉。在欧美建筑体系的影响下,武汉城市及建筑的近代化得以快速发展。作为这些外来事物的传播者,外籍建筑师在武汉城市建筑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直未明,探明两者的关系对于武汉近代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师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其行为既存在必然性,亦具有偶发性。以“人”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在汉有过职业实践的外籍建筑师展开研究
随着网络用户数目爆炸式的增长,通信容量需求的将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大容量光通信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灵活高效率的系统损伤估计方案可以及时反映网络的故障和性能,以保证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高性能、低成本的损伤估计补偿算法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降低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资源消耗和功耗。因此,本论文主要从智能系统损伤估计和链路损伤补偿等方面出发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针对光
第一部分影响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因素分析背景:鲜红斑痣(Port-Wine Stain,PWS)的治疗对皮肤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大多数情况下,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并不能完全清除皮损。目前血管靶向的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HMME-PDT)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鲜红斑痣的替代方案。目的:分析性别、年龄、皮损类型和Fitzpatrick皮肤分型等临床因素与HMME-PD
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压气机叶片、螺旋微刀具这一类难加工零件,具有材料强度高、加工结构复杂等特征。该类零件的服役场景存在高梯度温差、高频率载荷、各种腐蚀性介质等恶劣工况,易造成由于工件表面损伤导致的疲劳破坏,因此必须要求该类难加工零件具有极高的微观表面完整性,以满足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的需求。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宏观力小、加工微观表面质量高、加工材料及形状特征广泛等显著优点,有潜力解决上述问题。
【目的】本研究以医保总额预付为政策背景,旨在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供给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识别出总额预付制下影响医疗服务供给的关键因素,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激励相容机制,形成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系统梳理不同医保支付方式下,医疗服务供给的评价指标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