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些新兴产品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附带了一系列的电磁污染,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威胁,而且对电子设备自身、军事机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研发一种具有高效微波吸收的材料已成为热潮,这是解决电磁污染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作为碳材料的典型代表,在电磁吸收领域中也广为使用,其通过自身优良的导电性来产生电导损耗和偶极极化作用来消耗电磁波。但是,CNTs也有其缺点存在,就是介电常数较大和磁导率较小,导致阻抗匹配性较差,电磁吸收性能不理想,有效吸收频宽偏窄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将CNTs与其他磁性材料进行复合制备:(1)CNTs与铁酸镍(NiFe2O4)复合制备CNTs/NiFe2O4;(2)CNTs与沸石咪唑酯骨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ZIF-67复合再经高温煅烧处理制备钴基碳纳米管(Co-Carbon Nanotubes,Co-CNTs)。这两种方法均有效改善了阻抗匹配特性差的问题,并且提高了电磁吸收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利用实验室制备CNTs的技术,调控不同添加量的NiFe2O4与无水乙醇混合喷洒在CNTs表面,以此制备CNTs/NiFe2O4复合材料。从微观形貌来看,在较低添加量下NiFe2O4在CNTs束上分布得更加均匀。随着NiFe2O4添加量逐渐增加,CNTs/NiFe2O4复合材料的磁性能也随着增强。通过测试分析其吸波性能发现,质量比为1:1的CNTs/NiFe2O4复合材料电磁吸收性能较佳,在质量填充量为20%的情况下,当厚度为4.5 mm时,在频率为17.11 GHz处达到了最小的反射损耗值RL=-44.12 d B,吸收率为99.996127%,并且RL<-10 d 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4 GHz。(2)通过改变CNTs/NiFe2O4与石蜡的混合比例来测试分析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发现将CNTs/NiFe2O4(1:1)的质量填充量提高至30%时,在厚度为2 mm情况下的电磁吸收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在频率为13.9 GHz处的RLmin=-28.2 d B,吸收率达到99.8486%,并且RL<-10 d 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3.86 GHz。将CNTs/NiFe2O4(1:1)的质量填充量提高至40%时,在厚度为1.5 mm的情况下并且在频率为16.9 GHz处的RLmin=-41.8 d B,吸收率达到99.99339%,并且RL<-10 d 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7.6 GHz。(3)通过利用实验室制备CNTs的技术,将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溶液喷洒在CNTs表面,接着浸泡在2-甲基咪唑与甲醇的混合溶液里成功制备出CNTs/ZIF-67前驱体。从衍射图谱发现所合成的ZIF-67晶体纯度较高,并且从形貌上来看尺寸大小均为200 nm。(4)在N2气氛环境下,将CNTs/ZIF-67前驱体经过不同高温煅烧处理,得到了Co-CNTs复合材料。经煅烧之后形貌发生坍塌,不再是十二面体结构,从衍射图谱发现其含有Co相和Co O相。随着煅烧温度升高,Co-CNTs的磁性能也逐渐增强。通过测试分析吸波性能发现,由500℃煅烧得到的Co-CNTs电磁吸收性能最佳,这主要体现在有效吸收频宽,在质量填充量为20%的情况下,当厚度为1.5 mm时,在频率为14.23 GHz处达到了最小的反射损耗值约为-30 d B,吸收率为99.9%,并且RL<-10 d B的有效吸收频宽达到了最大值7.8 GHz。另外,将性能最佳的Co-CNTs(500℃)进行模拟在低温环境下的吸波性能,发现即使在低温环境下,对其电磁吸收性能也影响甚小,说明合成的Co-CNTs具备较强的低温适应性。
其他文献
硒在医疗保健、电子工业、农业、玻璃行业、催化剂行业等应用前景广阔,而回收硒的主要原料为铜阳极泥,且铜阳极泥富含金、银等金属,具备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在处理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火法和湿法中,硫酸化焙烧-还原具有硒碲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物料等优点,因此半数的铜阳极泥通过硫酸化焙烧-还原来回收硒。本论文以低砷锑铋铜阳极泥为原料,研究其硫酸化焙烧-还原回收硒过程的热力学及工艺,得出以
铁电材料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具有压电、介电、储能、倍频、铁电、光电以及热释电等效应。无铅铁电材料是一类很有希望替代铅基铁电材料在实际应用地位的无毒环保材料。将铁电材料的铁电性与铁电材料的其他物理特性相结合,预测会产生新的效应,出现新的功能与应用。本论文在充分研读前人有关晶粒尺寸与铁电性能、铁电储能、铁电应变的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试验条件和设备,以无铅钙钛矿型铁电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晶粒尺寸与铁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全球市场对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锰基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对锰基材料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苛,这使得高品质锰基材料的制备研究备受业界关注。本文以菱锰矿浸出液为原料,首先分别开展了氟化-硫化沉淀法和分步沉淀法制备电池级硫酸锰的研究,考察了加料方式、通气方式等反应参数对杂质的脱除效果,获取了电池级硫酸锰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沉淀转化-焙烧法制备四氧化三锰的研究,考
目前,工业上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通常为沉淀-焙烧法。此类方法存在沉淀剂成本高、能耗高、副产品及废水难处理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绿色高效的稀土氧化物制备方法对稀土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氯化稀土溶液为原料,开展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理论及实验研究。获得了氯根含量满足工业需求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论文简要工作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对氯化钆和氯化镨钕热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反应
随着高端工业不断发展,工业产品对重稀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对重稀土的分离而言,萃取设备的研究并不完善。鉴于此情况,需设计一种萃取设备来提高重稀土分离的能力。本文以无前室重稀土圆筒萃取槽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萃取槽内流场特性及料液混合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平台对萃取槽内料液的混合进行数值模拟,对萃取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方形萃取槽存在料液流动和混合方面的不足,提出无前室小型重稀
通过调查高职护理专业1 109名学生碎片化时间管理现状,采取寻根溯源和多方位分析法帮助护生找到影响其碎片化时间管理的因素,并提出建立针对性的引导机制,让护生走出碎片化时间管理困惑,提高学习效率和就业能力。
目前,离子型稀土矿主要的开采工艺为原地浸析法,采用原地浸析法进行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是造成渗透系数改变的直接因素。当浸矿液注入上部矿体时,矿土先由非饱和状态进入饱和状态。之后,浸矿液与矿土发生水土化学作用,使矿土颗粒发生分散或团聚,且浸矿液渗流会同时引起微颗粒迁移,使得矿土孔隙结构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矿土渗透系数发生变化。当注液强度超过矿土有效渗透强度时,极易引发表层滑坡事故。故而探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发展,国内对Cu合金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如强磁场材料、无人机和机器人转子线圈要求合金在拥有高强度的同时还需兼具高导电率。Cu-Ag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导电率匹配度,优化铸造方法和加工工艺对于制备高强高导Cu-Ag合金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实验中,通过课题组自主设计研发的真空水平连铸设备制备Cu-4.5 wt.%Ag合金,研究铸造方法、固溶、时效和中间热处理对合金拉拔性能的影
铜-石墨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电、导热、减磨耐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等领域。然而石墨与铜的物理性能差异大、润湿性差,使得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石墨分散性差,界面结合弱,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且现有的制备工艺或多或少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等高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制备工艺来解决石墨分布和界面结合的问题,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通过累积叠轧焊合结合中间退火工艺制备了铜-
随着Nd-Fe-B产量的大幅增加,稀土Nd/Pr/Dy/Tb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剧增。作为伴随产物的La、Ce、Y稀土则长期处于供过于求,大量堆积的状态,对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实现生产成本控制,促进稀土产品的产销平衡,同时缓解环境污染压力,促进稀土资源高效与平衡利用,扩大高丰度稀土La、Ce、Y在钕铁硼磁体中的应用势在必行。本论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