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性话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面临社会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也出于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近年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广大投资者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尝试着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企业充分披露环境信息,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本文采用研究股票价格变化和信息披露之间存在关系的成熟方法——事件研究法来考察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否能够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反应,进而挖掘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力,推动企业积极进行环境管理,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基础分析部分,首先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内涵及内容进行概述,并系统梳理了环境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作总体把握;然后从理论方面探讨了环境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从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7年期间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选取62个环境信息披露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考察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不强,基本不能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反应,只有个别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环境信息披露事件才会使股票价格产生比较显著的变化。第四部分则在全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在基础分析中,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角度展开,系统梳理了环境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从理论方面对环境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作用机理做探索性研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2005年到2007年的最新数据,不仅分析了正、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组成的样本总体在事件窗内的市场效应,还对个别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组成的样本集合进行具体分析和统计检验,保证了样本的时效性和研究结果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