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随机对照的研究条件下,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变应性鼻炎寻求一种简便灵验的治疗方法,并为耳穴贴压配合电针疗法的推广应用寻求更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常规电针治疗,耳穴取穴:内鼻、交感、耳迷根,常规电针治疗取穴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关于本病治疗的主穴:上迎香、印堂、风门、足三里,并辨证配穴;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电针治疗。耳穴贴压每隔1日更换1次,电针每次治疗30分钟,每隔1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7次后观察疗效。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记分的差值与治疗前记分的百分比值来统计,生活质量的评价按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来评定。结果:①在两组病例的基线比较中,性别构成、年龄及治疗前症状体征记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体征记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统计中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③两组病例治疗后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即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常规电针及单纯使用常规电针治疗均能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但耳穴贴压配合电针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电针治疗,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电针治疗。因此耳穴贴压配合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效果优于常规电针疗法,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