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对2型糖尿病大鼠腺衍生因子促凋亡途径的影响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2型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其具有危害大、难根治、费用高的特点,是当前我国第四位致死原因。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如何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体重、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腺衍生因子(PANDER)促凋亡途径的干预作用,探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机制,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为穴位埋线和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及临床筛选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普食组和造模组。普食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造模组大鼠按体重35mg∕kg右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在造模同时,普食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72小时后测量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体重,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mmol/L为2型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组、穴位埋线组,同时将普食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穴位埋线组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埋线,每周一次,连续治疗4周,穴位注射组在相同穴位注射参麦注射液,隔日一次,连续治疗14次,共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不予治疗,但两组大鼠相同时间,相同方法抓取固定。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胰腺切片作HE染色,观察胰岛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  PANDERmRNA、p21mRNA、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NDER蛋白、P21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对上述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结果:  1.各组大鼠基本生化资料:  (1)造模组大鼠经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注射链脲佐菌素72时后,造模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2)从空腹血糖水平看,治疗前穴位埋线组、穴位注射组和模型组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3组之间血糖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穴位注射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穴位注射组空腹血糖低于穴位埋线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穴位注射组降低血糖的作用优于穴位埋线组。  (3)血清胰岛素水平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及穴位注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提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穴位注射对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作用优于穴位埋线。  (4)从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明显降低(P<0.01),提示模型组具有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穴位注射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1),提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穴位注射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优于穴位埋线。  2.相同视野的光学显微镜下,穴位埋线和穴位注射组大鼠胰腺组织内的胰岛细胞损伤明显少于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大鼠胰腺组织内的胰岛细胞损伤少于穴位埋线组。  3.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ANDER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PANDER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ANDER mRNA的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ANDER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4.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ANDE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PANDER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ANDER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ANDER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5.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21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胰腺组织p21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21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21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6.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21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P21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21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P21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7.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8.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与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胰腺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1.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致使机体在餐后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激活了β细胞内的PANDER基因表达与分泌,同时胰岛素抵抗时,β细胞代偿性增殖,其分泌代偿性增多,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由于PANDER和胰岛素同时分泌,所以胰岛β细胞分泌的PANDER水平也会相应增加,PANDER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而PANDER诱导β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表现为Caspase-3的激活及p21表达的抑制。过多表达分泌的PANDER激活Caspase-3表达,过表达的Caspase-3抑制p21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2型糖尿病的进程。  3.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或许通过降低血糖,从而抑制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PANDER基因转录的激活,减少胰腺组织PANDER表达,促进p21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进程。  4.穴位注射改善胰岛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作用优于穴位埋线。
其他文献
传统的政治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激活政治教学。 In the traditional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随机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大剂量组给予50μmol/L姜黄素2μl;
大众传媒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传统的仅注重语言表达技能的专业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媒体的需求,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模式需要在课程设置、
在当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造就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高科技水平、高管理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与新课标理念不谋而合,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1月18日,万达集团刚刚结束年会,同时公布了一份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工作报告,宣布万达将进行第四次转型,2014年交出的成绩单是:资产达到5341亿元,非房地产收入增速超过房地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针对LTE物理层接入方案——基于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P-OFDM)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循环前缀的滤波多音(CP-FMT)新型调制方案,完成基于CP-FMT调制方案仿真平台的搭
A serious problem in cloud computing is privacy information protec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private comparison protocol using Einstein-Podolsky-Rosen(EPR)
目的:应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s weighted index of comorbidities, CCI)联合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评价内科合并症、术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