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焦虑是少年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少年儿童高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之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影响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继而影响其主观生活质量。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儿童社交焦虑受儿童的社会地位、自我意识、儿童孤独感、城乡差别、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对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均比较少,因此了解和把握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焦虑水平、男女性别差异以及有无地区差异等状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成份:情感成份和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为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认知成份为个体按自己独特的标准对客观生活状况总体的认知评价。研究主观生活质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也为探讨心理障碍的机制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成人生活质量问题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而对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报道较少。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受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关系以及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小学生社交焦虑和主观生活质量在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但缺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和主观生活质量的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本研究以山东省某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交焦虑状况,以及与主观生活质量的关系,重点探讨认知水平对焦虑的影响,为学校更好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山东省某实验小学高年级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社交焦虑状况以及社交焦虑状况与主观生活质量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如下:1.该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稍高于中国常模。本次调查显示,该学校高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中国常模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但是高于中国常模。2.在本研究中发现,女生的情绪问题多于男生,女生在第二因子即社交回避及苦恼上,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3.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无显著差异。4.儿童社交焦虑与主观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主要受到家庭生活、同伴交往、生活环境、自我认识等认知水平的影响。随着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