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处理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中,集中器是抄表服务器和终端网络的通信枢纽,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抄表系统的性能。同时它也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施中部署最多的公共设施,因而它的开发成本也是整体系统能否真正实用化的关键。课题首先从调研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模式入手,仔细研究各开发模式的关键技术,着重选择实现了三种开发模式的集中器,最后根据开发实践经验,分析比较了这三种典型模式的优缺点,指出各开发模式的最佳适用环境。首先,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趋势,常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市场应用情况,以及其他相似远程抄表系统的实现模式,总结出典型的两种开发模式,前后台模式和基于uC/OS-Ⅱ的开发模式,并结合嵌入式Linux系统的发展趋势,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开发模式模型。在选定了开发模式之后,论文主要分析了每种开发模式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对于前后台系统,主要研究了ARM7TDMI处理器的编程模型,深入分析它的中断处理过程,详细分析介绍了前后台设计模式下的集中器实现过程。对于uC/OS-Ⅱ实现模式,主要研究了uC/OS-Ⅱ操作系统的内核工作原理,分析它的任务调度过程,并将uC/OS-Ⅱ移植到目标平台LPC2114上。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uC/OS-Ⅱ的集中器的实现过程,包括任务的划分,任务之间的通信等。针对嵌入式Linux的开发模式,首先选择了一款被市场和Linux官方网站广泛支持的mini2440开发板快速搭建开发环境,紧接着分析研究了Linux的并发编程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集中器实现过程,分析了开发过程的关键技术,如通过BSD Socket编程实现集中器和服务器之间的TCP/IP通信的技术原理。最后,给出了三种模式实现的集中器在网络燃气表系统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各实现模式的优缺点,总结了各模式的最佳应用环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