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食物供应日益丰富,需求更加多样,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的要求更加迫切,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但在这种转变中还存在着食物消费结构与生产、营养结构不协调;快速城市化下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收入人群的食物消费水平不均衡,缺乏分类指导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演进,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总体食物消费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食物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动物性食物从低收入阶层的奢侈品转化成高收入阶层的必需品,各收入阶层在外就餐增长迅速;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差距拉大,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降低,消费差异扩大。为了分析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本文采用了消费结构变动度、消费结构变动贡献度等指标对我国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奶及其制品、水产品、在外就餐的结构变动度逐渐增强、对消费结构的变动的贡献程度增大,粮食、淀粉及薯类以及蔬菜的结构变动程度逐渐减弱,并且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程度降低;奶及其制品、水产品、在外就餐成为消费增长点,带动了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为了分析食物消费变动趋势,本文利用15大类7个收入阶层居民食物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构建RSLT模型,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基本上体现为从提供能量的土食向营养改善的主副食转变,从植物性食物消费向动植物性食物搭配的品质消费转变,从家庭食物消费向在外就餐的社会化食物消费转变;不同收入人群在未来的食物需求中侧重点各不相同,应该区别对待。如最低收入阶层居民在于鲜瓜果类、奶及其制品、在外用餐上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大,分别为1.00、2.17、1.49,表明在这些消费项上的需求尚未满足,未来将会在这些消费项目上扩大消费。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食物消费社会化趋势增强,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侧重不同,不同收入阶层食物消费差距拉大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