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不与民争利”思想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与民争利”思想源于对西周时期周厉王专利的批评,随着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逐渐形成了子思的“不尽利于民”和荀子的“不与民争业”两大支流。西汉近两百年的发展为“不与民争利”思想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是秦亡教训促使汉初诸人对国家力量的边界进行思考,他们从子思的“不尽利”思想中汲取智慧,明确反对国家与民争利的行为。到了西汉中期,董仲舒又基于汉武帝“兴利”现实,对此进行总结,提出了“国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同时,董仲舒通过夸大官僚贵族“争利”的事实,来实现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和官员的儒学化,他提出了“食禄者不与民争利”思想。至此,到董仲舒时,“不与民争利”思想已经发展成熟,包括“食禄者不与民争利”和“国不与民争利”两层含义。但是“不与民争利”思想被武帝弃之一旁,一方面是因为不合于“兴利”背景,另一方面缺乏士人认同。但随着武帝时期“兴利”政策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昭宣时期承继了武帝以来的事业,这让“不与民争利”思想的传播有了现实基础。随着儒生们不断进入政权,又加速了“不与民争利”思想的扩散。无论是盐铁会议,还是宣帝朝关于赎罪、常平仓的议论,都体现了在“兴利”背景下,“兴利”思想和反对“兴利”思想的对抗,而“不与民争利”思想正是在这种对抗中不断扩散和发展,由儒生的中下层逐渐扩展到上层,由民间的批评逐渐上升到朝廷的奏议。“不与民争利”思想最终在汉元帝时期成为朝野共识。汉元帝纯用德教,改旗易帜,对武昭宣三朝的“兴利”政策进行了全面否定,由此拉开了“不与民争利”思想的实践。对“兴利”政策的否定,实际上就是践行了“国不与民争利”的思想。由于西汉后期社会危机的加重,统治阶层骄奢淫逸,世人对“不争利”主体的实践由国家转向了“食禄者”。他们或反对官僚贵族经商,或对官僚贵族进行限田,甚至又用“国家争利”去取代“食禄者争利”,最后都陷入了“争利”的恶性循环中。西汉一朝的实践表明,“争利”行为是帝制中国无法避免的事情。
其他文献
元宝枫叶中绿原酸质量分数达4%左右。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体合成的一类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有显著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寒灌丛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而交通欠发达、加之生长条件严酷,造成青
以衢州市各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雷电物理、灾害科学等学科理论出发,建立雷电灾害数据库,通过该区划技术实现衢州及其周边地区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引导、逆向工程等涉及到三维测量与检测的众多领域也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单
<正>保障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安康社区新建600平米党群服务中心"2017年,我们完成了社区用房的提档升级,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有623。"站在三层楼高的党群服务中心前,安康社
<正>编者按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共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小蔓在进行了30多年的情感教育研究探索后,带领其团队在全国范
为解决传统三相逆变电路平衡控制方法存在相位变化与波形输出一致性较差、输出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逻辑算法的三相逆变电路平衡控制方法。根据混合逻辑理论,制定电
目的,为了改善儿童用药的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先关信息;结果,发现儿童药品相关政策较少,儿童药品的品种、剂型少,包装雷同现象严重且没有安全锁,儿童药品的相关信息不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钢琴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出现了大量有关钢琴演奏技法的严重,但大部分都是对理论和演奏实践进行的研究,
使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夹皮沟金矿区土壤样品中汞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含量.结果表明,三个深度的土壤汞元素形态分布趋势相似,均以残渣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