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参激不稳定性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斜拉索在支座运动激励下参激不稳定性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首先,根据已建立的斜拉索在支座运动激励下的多自由度参激振动方程,以及基于Floquet理论、Fourier级数展开式和广义特征值分析等发展的多自由度系统参激不稳定性的数值直接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斜拉索的参激不稳定区,并分析索不稳定区按各阶模态的构成。 其次,根据动态规划原理和LQ控制方法确定最优主动控制律及其在斜拉索上的实施条件,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得到关于斜拉索参激不稳定性最优主动控制(包括单模态与多模态控制)的丰富新结果,并详尽地分析控制权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主动控制的效果显著,且存在最佳控制权参数。同时,还研究了桥塔共同运动激励下索不稳定性的主动控制效果,控制力作用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控制效果随作用位置靠近索的跨中而提高。此外,提出两点最优主动控制的新方法,数值结果表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单点最优主动控制。还根据动态规划原理确定非线性多项式最优主动控制策略,得到立方非线性最优控制力,并确定其在斜拉索上的实施新条件。基于数值结果,对于控制的索模态决定的不稳定性,非线性最优控制的结果接近于线性最优控制。 进一步,基于上述得到的斜拉索参激不稳定性的最优控制律,按照磁流变(MR)阻尼器的Bingham模型,确定MR阻尼器的半主动最优控制力及其相应的实施新条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半主动控制索的不稳定区,并分析控制力有界性、控制时滞、系统状态观测误差等主要控制因素及索的几何和物理参数对于索参激不稳定性半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对于斜拉索参激不稳定性,半主动最优控制基本上能达到最优主动控制的效果;较高的控制力界限、较小的控制时滞与状态观测误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较轻微,但控制时滞超过一定阀值后将导致参激索的完全不稳定,需要加以限制;斜拉索倾斜角度及拉伸刚度对于半主动控制效果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最后,鉴于辛算法较之传统非辛的Runge-Kutta方法具有保持系统辛结构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系统长期稳定性的计算,首次将辛算法用于计算分析斜拉索的参激稳定性问题。先介绍有关辛几何的基本理论与辛算法,如辛差分格式、辛Runge-Kutta法等;再通过单自由度无阻尼保守系统、单自由度无阻尼和有阻尼Mathieu方程等例子说明辛算法,如Gauss-Legendre法的计算效果;然后,将辛算法用于计算分析斜拉索作为多自由度参激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得到关于索不稳定区边界的数值结果,并与非辛的Runge-Kutta方法进行比较,以展示算法各自的优劣。通常辛算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而非辛算法偏于保守。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经济的时代,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工作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然后
利用KJ24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对力学条件复杂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支架工作阻力曲线、来压步距判断、矿压频率分布等综合分析,得到工作面支护设备受力情况、
乌木素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鮮。6月底,广东惠州东江流域芦洲段打捞起重约50多吨的乌木,这些木头都只有裸露的躯干,上面已经没有树皮了,部分材质乌黑呈碳化,初步估计这批
牵引能力计算是小型轨道牵引车配件选型、车钩以及整车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但是到目前尚未有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计算方法来完成此项工作。论文依据铁道部以及国家相关标
近年来,随着荧光探针技术的发展,一系列远场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被提出,使得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在主流的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中,SIM(Structur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等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合理调整和引导民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实现消费者出行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构造基于Agent
2020新年伊始,正值万家团圆、欢度佳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给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
期刊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对败血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复制败血症模型。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C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复杂性,以DMC60H为平台,以壳体类铝合金零件加工工艺数据为对象,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控铣削参数工艺效果预测方案。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工艺效果
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国有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行内部审计体制逐步向总行垂直管理的方向过渡.随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