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14铝合金小轴肩FSW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固相焊接方法,搅拌摩擦焊为解决轻合金焊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搅拌摩擦焊要求被焊材料必须刚性固定,且对焊接设备刚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在焊接高强铝合金厚板时,设备刚性不足可能导致焊接过程稳定性差、焊缝根部出现未焊合缺陷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小轴肩搅拌摩擦焊,即通过减小搅拌针及轴肩尺寸,降低焊接过程中焊具承受载荷,从而减小对焊接设备的刚度要求,实现高强铝合金厚板的焊接。本文以9mm厚2A14-T4铝合金为试验材料,综合考虑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及材料流动等因素,提出周向铣三平面搅拌针拓扑结构以及小尺寸内凹轴肩的焊具结构,并设计了Ⅰ型、Ⅱ型两种不同尺寸的焊具。对稳定焊接过程中焊具承载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搅拌针根部载荷,分析结果表明搅拌针根部的最大正应力为133 MPa,最大剪应力为35 MPa。模拟了不同过渡圆角半径条件下的焊具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焊具最大载荷出现在搅拌针与轴肩过渡界面处,增大过渡圆角能够使焊具承受的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并据此优化了焊具结构。使用不同尺寸的焊具进行了焊接试验,结果表明Ⅱ型焊具的焊接质量更为优异。探究了焊接参数对材料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在选定的焊接参数范围内焊缝横截面均无未焊合、沟槽等缺陷,在焊核区存在明显的“洋葱环”结构,说明周向铣三平面和螺纹结构能够促进材料流动。接头处沉淀相以棒状θ相为主,焊核区和热机影响区内的沉淀相都发生了破碎和溶解。焊核区上表面再结晶晶粒尺寸较大,沉淀相溶解程度较高;下表面晶粒尺寸较小,沉淀相主要呈现短棒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R500W150P0.3工艺参数条件下获得的接头强度最高,可达368MPa,是母材抗拉强度的85.8%,且接头失效主要发生在接头后退侧热机影响区处。拉伸试件的断口形貌表明低转速条件下焊缝根部承受拉伸正应力形成等轴状韧窝,上部材料承受撕裂作用形成撕裂型韧窝。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9mm厚2A14铝合金FSW温度场进行研究。轴肩直径的增加使得焊接热输入明显增加,焊具转速提高使得焊核区峰值温度明显提高,焊接速度提高使得焊核区经历的高温停留时间显著缩短。揭示了热循环特征与接头组织、力学性能的相关性,为2A14铝合金FSW接头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氮杂环丙烷是一类含氮原子的三元杂环化合物,其存在于一些有机分子和一些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由于该三元环具有较大张力,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
背景和目的:蛋白磷酸酶2A(PP2A)参与调节真核细胞中大部分的磷酸化反应,是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丝/苏氨酸磷酸酶之一。PP2A参与细胞内的多种通路,并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
硼是动植物及人类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但过量的硼会对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例如与硼过度接触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受到严
等离子共振能量转移(Plasmon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PRET)是一种涉及等离子体的共振能量转移形式。通常以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特征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作为能量供体,以能
近年来,聚合物凝胶(Polymer Gel)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分析和表征聚合物凝胶的相转变过程,包含其结
金簇纳米酶是由几个到大约一百个金原子组成的,其尺寸小于2 nm,与电子费米波长相当。由于金簇纳米酶的超细微尺寸和特殊结构,因而具有催化、荧光等多种优异性质,在酶催化、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最近发现的大分子蛋白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eucine-richrepeat kinase 2,LRRK2)的多种致
本文借助Henstock-Kurzweil积分和解的唯一性定理,建立了如下滞后型泛函微分方程(?)的有界变差解的唯一性;其次,利用Musielak及Orlick建立的Φ—有界变差函数理论和Henstock-
纳米燃烧催化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催化高氯酸铵(AP)及AP基推进剂,但纳米燃烧催化剂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带来的易团聚问题限制了使用范围和催化性能。采用机械球磨、喷雾
大分子自组装形成一系列具有独特结构和形状的组装体,在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过程与它们发挥生物活性功能密切相关。多糖是一种生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