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勘探程度最低、面积最大的中生界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末,北羌塘盆地突然从碳酸盐岩(或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火山-火山碎屑岩沉积,之后被早中侏罗世冲积扇-河流相沉积超覆,羌塘盆地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那么,该沉积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及物源等有什么变化规律,沉积转换开始于何时?同时,该时期在南羌塘、藏南等海相地层中发生了碳同位素偏移和生物绝灭事件,这些事件与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和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化认识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揭示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火山喷发以及海退海侵事件的联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北羌塘盆地出露连续的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地层(包括岩心和岩屑)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粒度、微体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手段,揭示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物源等变化规律,确定了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和盆地转换时间,并揭示了该沉积转换与同时期火山喷发、生物绝灭等事件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如下: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前陆盆地逐渐萎缩,上三叠统碎屑岩沉积(肖茶卡组上段、巴贡组等)总体表现为一套水深逐渐变浅的海陆过渡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肖茶卡组上段呈现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完整的海退序列,之后被那底岗日组冲洪积相底砾岩沉积超覆。巴贡组从局限海转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之后过渡为火山碎屑岩沉积,与上覆火山碎屑岩整合接触。在羌塘中央隆起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三角洲平原含煤沉积。晚三叠世诺利-瑞替期,羌塘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事件,沉积了那底岗日组或鄂尔陇巴组,主要表现为陆上火山沉积序列,局部为水下火山沉积序列。根据典型剖面特征,分为三种沉积类型:类型1,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呈角度不整合沉积超覆于古生代褶皱地层之上,见于羌塘中央隆起以及盆地北部;类型2,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不整合于上三叠统地层之上,不整合面常发育古风化壳以及冲洪积相底砾岩,见于盆地西南缘和北部;类型3,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和中部。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主要发育两类沉积序列:类型1,由冲洪积-河流相开始,逐渐向三角洲、潮坪-潟湖和局限台地演化的海侵序列,主要分布于北羌塘中部地区;类型2,由于受海水的影响相对较小,雀莫错组沉积期为陆缘近海湖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包括河流、蒸发盐湖和浅湖等沉积环境,分布于北羌塘东部和北部地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呈幕式喷发过程。雀莫错南剖面发育完整的晚三叠世火山-沉积序列,从底到顶完整的记录了四期火山-沉积旋回,凝灰岩的沉积年龄分别为220.0±1.1 Ma、210.9±0.9 Ma、208.3±0.8 Ma和202.9±1.1 Ma,顶部年龄位于三叠系/侏罗系界限附近,与鄂尔陇巴组和雀莫错组的地层界限基本一致。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时间在202~227 Ma之间,跨越了整个诺利期-瑞替期,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约~25 Ma,并且呈现出203 Ma,208 Ma,211 Ma,217 Ma和221 Ma五个年龄峰值。北羌塘盆地于~227 Ma发生沉积盆地转换,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202 Ma之后,开启了羌塘侏罗纪裂谷盆地的早期充填过程。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古气候和古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转变。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CIA、CIW和PIA值均较大,平均值分别为75.06,75.50和71.55,为中等~强风化强度,地化指标及微体化石结果显示该时期总体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部分为半湿润气候,水体为正常海水~半咸水环境,向上过渡为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期间,化学风化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值分别下降到47.24,47.44和45.03,为低等风化强度,整体为半干旱气候,部分处于极端干旱气候,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后,化学风化强度整体回升,平均值分别增加到76.12,76.55和72.48,古风化为中等~高等风化强度,古气候整体为半湿润,部分为湿润气候,沉积转换后早期水体盐度较低,为淡水~半咸水的水体条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该沉积转换时期的古环境转变与同时期的火山喷发、碳同位素异常及生物绝灭等事件是基本同步的,晚三叠世幕式火山喷发造成大气圈和水圈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大量快速增加,形成极端干旱的气候环境和海洋酸化等条件,可能是导致南羌塘等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前后的物源区也发生了变化。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锆石年龄大多集中在220~250 Ma之间,物源区主要为羌塘中央隆起;沉积转换之后,碎屑岩的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1700~1900 Ma和2100~2700 Ma,其次为200~220 Ma之间,羌塘中央隆起和松潘-甘孜复理石带为该时期的主要物源区。最后,本文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陆盆地萎缩阶段、裂谷盆地开启阶段和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演化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各阶段的沉积演化历史。
其他文献
目的:以牛大力为原料,研究其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牛大力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多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茎的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6.32 μg/mg和96.982 μg/mg。种子的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最低,分别为56.52 μg/mg和70.46 μg/mg。抗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中明确指出,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7号)中提出,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国
郓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准职能定位,着力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服务县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注重科学建设,营造公平营商环境树牢依法行政理念。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以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树牢依法行政理念,打造公正守法、规范高效的投资福地、营商高地,为企业在郓城扎根、发展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宽松的成长环境,全面保障企业和办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为确立企业
期刊
煤炭在我国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我国资源的赋存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的战略地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问题对煤炭行业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为研究地温分布规律以及地温控制因素,本文选取淮北煤田许疃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淮北煤田与许疃煤矿以往测温资料、在原位地温测试以及室内岩石物理测试的基础上,利用COMSOL Multipysics软件对地温场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地温梯度,地温场分布规律以及控制
近年来,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认真贯彻"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主动作为,推动全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规划审批全面提速。一是土地带"标准"出让,企业按"标准"承诺。通过内部职能整合联动,进一步深化"标准地+承诺制"的服务面,实现"拿地即开工"。以"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为契机,打破"单线程"审批常规,重塑"多线程"办理流程,组建工作专班联合审查模式,
期刊
江西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分布丰富的地热资源,而且这些地热资源的形成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该区的区域断裂、白垩系以来断陷盆地、岩浆岩等。地热资源呈现出地域性和分带性的特点分布。下文主要对江西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为研究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黑土区坡地土壤侵蚀和水分入渗规律,采用径流槽坡面土壤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黑土区坡地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坡度坡面降雨强度越大的坡地产生径流时间越早,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增大而缩短,坡度的增加会加速径流的产生;降雨初期不同降雨强度下坡面降雨平均入渗率开始较大之后迅速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降雨强度增大,3°~9°坡面降雨平均入渗率增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用人难等问题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想要发展却苦于没有人才,并不是人才市场没有人才,而是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体系不够完善,招聘效率低下。本文通过对宝洁公司多样化的招聘渠道、科学的招聘理念、完善的招聘流程和独具一格的校园招聘进行研究分析,给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学位
针对掘进机截割轨迹规划方法准确度低、对掘进设备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IWO(杂草优化)-PSO(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掘进机截割轨迹规划方法。将截割断面环境分为单夹矸、双夹矸和多夹矸3种,对相应断面进行栅格化并建立栅格地图,采用二值膨胀法对不规则夹矸进行膨胀化处理,并采用混合IWO-PSO算法在3种断面环境中进行轨迹规划。混合IWO-PSO算法以IWO算法中的种子扩散方式为基础,对初始群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