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疃煤矿地温分布特征与控制模式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在我国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我国资源的赋存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的战略地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问题对煤炭行业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为研究地温分布规律以及地温控制因素,本文选取淮北煤田许疃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淮北煤田与许疃煤矿以往测温资料、在原位地温测试以及室内岩石物理测试的基础上,利用COMSOL Multipysics软件对地温场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地温梯度,地温场分布规律以及控制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研究区内的近似稳态孔以及校正后的简易测温孔数据,编制地温梯度分布图、各水平地温分布趋势图以及主采煤层底板地温分布图,得到研究区地温场分布特征以及各水平地温热害区划。许疃煤矿地温梯度与深度呈负相关,不同煤层的地热异常区域存在差异:垂向上来看,上部煤层的地温偏低,向下地温逐渐增高。整体上高温异常区主要集中82下、83下、33采区。研究区-500m水平热害区分布于81、82、83三个采区,33采区局部地区有热害分布。-700m水平全区基本都为Ⅰ级热害区,83下采区中部和33采区南部为Ⅱ级热害区。2.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许疃煤矿地温分布特征是区域地质背景、松散层厚度、构造运动、岩石热导率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许疃煤矿作为淮北煤田高地热分布区之一,淮北煤田现今地温场分布受华北板块区域地质背景的控制非常明显;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对许疃煤矿现今地温场起一定控制作用;岩石固结和结晶程度越完全,岩石热导率越高,岩石热导率随地层由老到新逐渐减小,因此研究区地温梯度在纵向上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地下水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矿区深部的地温场分布,地下水运移过程中会与围岩发生热量交换,产生局部热异常,其垂向运动对地温影响比水平运动显著。3.通过COMSOL Multipysics软件对许疃煤矿地温场进行模拟,分析地温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排除构造运动等因素对地温场分布的影响,地温与矿井采区埋深呈正相关。具体表现为:83下采区煤层温度为29.85~33.35℃;82下采区煤层温度在31.35℃左右;33下采区上部松散层底部最高温度为29.95℃;中部主采煤层区域温度27.85~39.85℃;下部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地层温度均超过36.85℃。33采区由于上覆松散层厚度大,且处在褶皱~断层的复杂背景下,地温范围在27.85℃~35.95℃,且F5断层东部的3煤层的地温要高于F5断层西部的3煤层地温。图[59]表[17]参[85]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以牛大力为原料,研究其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牛大力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多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茎的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6.32 μg/mg和96.982 μg/mg。种子的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最低,分别为56.52 μg/mg和70.46 μg/mg。抗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中明确指出,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7号)中提出,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国
郓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准职能定位,着力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服务县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注重科学建设,营造公平营商环境树牢依法行政理念。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以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树牢依法行政理念,打造公正守法、规范高效的投资福地、营商高地,为企业在郓城扎根、发展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宽松的成长环境,全面保障企业和办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为确立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