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至40年代的阅读观念对当代阅读教学的启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包括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黎锦熙、胡适、梁启超六位语文大家的阅读观念,找出这六位教育家在阅读上的共同阅读观念及其变化层次,进而结合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求得对当代阅读教学的启示。通过分别分析各个前辈的有关阅读的资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至40年代的阅读观念包括注重读书范围的广博、精深,注重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书籍;注重对文本形式的分析;注重从语言文字的言内意和言外意两个方面培养语感。总之,20至40年代的文本解读是由形式到意义的以文章为本位的解读。诵读教学中耳治—口治—心治的教学过程符合人对文本的身心接受规律,无论是文本分析还是诵读教学都十分注重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当代语文阅读教学面临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方法困境问题、文本解读脱离文本的问题、课堂缺少对文本形式的教授。因此我们从20世纪20至40年代的阅读观念中获得对当下阅读教学的启示是要让学生读大量经典书籍;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要培养学生在文章形式方面的思维训练;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言内意和言外意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教学要注重理解,教授诵读知识。总之,大量的阅读经典书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造性解读文本的必备条件,要实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的目标就要尊重文本,把握文本的形式即文本的内在规律要素,进而去寻求文本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文本解读的有迹可循。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四种健身气功功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组织创编的。四种健身气功功法主要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等为主要运动形式,动作简单易学
国民体质的状况和健康水平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国民体质监测是指国家为系统地掌握国民身体根据形态、身体机能、身
学位
20世纪30年代末由巴格莱所创建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在经过了近70年的漫长历程后,它的一些教育理论在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完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