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为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末由巴格莱所创建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在经过了近70年的漫长历程后,它的一些教育理论在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完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浪潮。要素主义在50年代以阿瑟·贝斯特(ArthurBestor)、莫蒂默·史密斯(MortimerSmith)、詹姆斯·科南特(JamesB·Conant)为代表人物经历了一次复兴后,在20世纪80年代,以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美国又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虽然经历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新要素主义仍然继承并发展了要素主义的理论,因此,在这一时期,我们通过对这一时期美国所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案例如《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法案的研究,仍然可以看出新要素主义的一些基本主张。同时,我国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诸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影响整个教育领域的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课改行动已在全国有序地展开。可以说新的课程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更存在着一些深层的问题需要认真理性地思考。因而我们对于美国这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的思想以及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必定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给予一些启示,促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加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本论文的主要框架为:在引言部分简要地回顾了要素主义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30年代的初创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复兴;在第一章介绍了新要素主义兴起的原因;第二章论述了新要素主义在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基本主张,分别从课程、教学以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三章为新要素主义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开始新一轮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各个学校领域。目前,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教育改革思想、课程改革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四种健身气功功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组织创编的。四种健身气功功法主要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等为主要运动形式,动作简单易学
国民体质的状况和健康水平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国民体质监测是指国家为系统地掌握国民身体根据形态、身体机能、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