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确知理论的超高层智慧楼宇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众多超高层智慧楼宇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和超大的建筑体量,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它们的火灾危害、疏散救援与火势控制难度、伤亡损失等均比普通建筑要大的多,因此对其进行预先的火灾风险防控研究、识别并控制火灾风险因素、把握建筑整体火灾风险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识别超高层智慧楼宇火灾风险影响因素,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引入有效的数学方法处理评价指标,使得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为火灾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总结国内外超高层智慧楼宇的火灾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发现,其一,目前的研究鲜有在评价体系的指标中考虑建筑的智慧特征给火灾防控带来的影响。然而实际中,大数据、物联网支撑下的智慧功能在建筑火灾防控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二,评价过程中关于对事物认知等具有的不确定性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其三,指标权重的确定仍然受到专家打分的主观影响比较大。因此,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本文的研究。本文以查阅火灾年鉴、分析超高层建筑典型火灾案例为背景,以综合论事故致因理论为依据,以国家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为支撑,将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火灾风险防控的贡献纳入考量,识别、归纳和梳理超高层智慧楼宇的火灾风险致灾因素,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构建起超高层智慧楼宇火灾风险评价体系。考虑火灾评价中关于认知的不确定、知识的不确定、智慧因子影响衡量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引入未确知理论中的聚类分析,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聚类结果的相对确定性,使得超高层智慧楼宇的火灾风险评价通过未确知聚类分析得以实现。选取国内超高层建筑,进行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根据火灾风险评价体系获取各个楼宇的调研信息得到指标的观测值,基于本文建立的火灾风险的未确知C-均值聚类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值,最终得到楼宇L1分别属于{危险、比较危险、一般安全、安全}的隶属程度为(0.0803,0.0803,0.3218,0.5176)。进而通过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样本进行火灾风险评价,经验证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符合实际。最后应用SWOT分析法对超高层智慧楼宇的火灾防控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防火技术的改进思路。
其他文献
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冲击波,给不断成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教学实践者一个探索的时机和改革的动力。本文试从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从“厌学”、“弃学”转化为“想学
从患病文蛤Meretrix meretrix体内分离出一优势菌株WT01,回归感染试验证明是文蛤的致病菌。对该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盐度、温度和PH值生长条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
新型和低成本可充电电池的研究对于大规模能量存储系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中,我们使用简易的固态反应合成了钾型水钠锰矿(K-Bimessite),并作为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研究。当K/Mn比为0.7、温度为850℃时,得到纯的水钠锰矿相(KBir),与K0.27(Mn0.98O2)·0.53(H2O)(JCPDS:97-005-5408)结构一致。KBir电极的首圈充放电容量分别为50和90
对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数生长中后期菌龄较易形成原生质体,用EDTA和β-巯基乙醇混合溶液预处理15min有更高的原生质
采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环境pH、温度及培养时间对哈维氏孤菌TS-628菌株胞外产物(ECP)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胞外产物蛋白酶最适反应pH在8.5左右,酸对ECP蛋白酶活性的抑制明显
采用RAPD技术对两种壳色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研究。用筛选出的22个随机引物对白色贝和褐色贝各40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进行群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187-01  【摘要】   课文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包含着语言、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诸多方面的语言要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在概念上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力求保持课文的完整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提高学习效果。本文试尝对高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