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员工组织氛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勘探作为一项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的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多项调查表明,职业倦怠在我国各行业中普遍存在,调查地质勘探员工的职业倦怠现状并采取科学系统的干预措施,对激发地勘从业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地质勘探行业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结合组织资源和个体资源两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探讨组织氛围和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职业倦怠的建议。本文以J省六家地质勘探单位员工为样本,共发放问卷490份,经过问卷回收、筛选和统计数据,最终得到407份有效问卷。本文以组织氛围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为测量工具,使用SPSS.24和AMOS.25软件分析数据,构建组织氛围、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结论如下:1、地质勘探员工组织氛围的得分为3.123±0.587,处于中上等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为3.342±0.644,处于较高水平;职业倦怠的得分为2.443±0.613,处于中等水平。2、地质勘探员工的组织氛围、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差异。其中,组织氛围在年龄、学历、岗位类别和薪酬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龄和学历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薪酬和用工类别上有显著差异。3、组织氛围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组织氛围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组织氛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7、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总效应高于组织氛围对职业倦怠的总效应。
其他文献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以双载流子输运、高缺陷容忍度等卓越的半导体特性,成为了目前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效率从3.8%发展到了目前的25.5%。然而钙钛矿器件表现出
本文在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方面基础上,以高校校园环境景观为研究对象,从人性化尺度出发,以校园空间属性为载体,论述出不同的空间属性、要素的规划设计要采用不
我国西北地区风沙环境分布范围广,处于风沙环境中的桥梁、房屋和铁路等混凝土建筑长期遭受风沙流的侵蚀,会对这些混凝土建筑的耐久性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对建筑的安全性产生威胁。因此,研究混凝土建筑在风沙环境下的风沙荷载、风蚀规律、风蚀机理等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各国学者对于风沙荷载和混凝土风蚀所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所采用研究方法一般分为试验法、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本文选择试验法,采用气流携沙喷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及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在传统利息收入的利差越来越小,为维持银行收入的稳定增长,需要通过发展非息收入业务从而转向多元化经营。近几年,很多商业银行借鉴了国外大型银行的发展思路,积极增加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入和手续费佣金收入以降低利息收入份额,这表明在传统业务存贷利差收窄的不利条件下,商业银行己经开始从多渠道掘金来创新业务,非息收入已然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突破口。商业银行非
<正>火热盛夏,本刊特派记者参加了黑龙江省委党刊《奋斗》杂志组织的"2018全国地方党刊改革开放走龙江活动"。滚滚龙江,沉淀着悠久的文化,荡涤着近代的沧桑。从漠河到哈尔滨,
目的为保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质量,对2008—2018年福建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盐碘、尿碘检测按相关标准,尿碘用Z比分数值法评价,盐碘用参考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实行职位轮换已有十余年了。采用这种干部管理制度取得了哪些好效果 ?存在什么不足和弊端 ?今后如何改进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关乎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
煤矿瓦斯爆炸造成的主要灾害有爆炸后产生气体的毒害性,及爆炸过程中的高温灼烧、高压损伤等。受初始瓦斯浓度的影响,爆炸的灾害性会不同。目前国内外有关爆炸后毒害气体组分及爆炸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瓦斯浓度对爆炸后毒害气体组分的变化及爆炸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定容的实验条件下,初始瓦斯浓度达到9%后,爆炸后会有H_2产生;初始瓦斯浓度达到
<正>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2017年10
<正>金民卿,男,1967年生,河南洛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主持党委工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