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鼻音混乱等现象,从而对日语拨音的学习感到困难。其原因在于日语拨音是特殊音位的一种,根据其后接元音、辅音的不同可以将拨音分为[m]、[n]、[η]、[N]以及鼻化元音等多种不同的鼻音。因此,本论文把エ段拨音单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实验语音学软件—Praat和统计学软件SPSS等分析软件,对拨音单词“e+/N/”后接不同的元音和辅音对拨音/N/共振峰F1、F2、F3的直接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对象为在校本科一、二、三不同年级的日语学习者和日语为母语的教师。通过本文的实验和分析,笔者认为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个:受学习时间长短影响、受鼻音教学的抽象性影响以及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拨音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即三个年级日语学习者在拨音的发音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误,尤其是其后接破擦音类型的拨音单词舌叶音[ts](ぜんつづ)、前舌音[d3](れんじつ)掌握的最为不理想,发音时会出现日语学习者比母语发音者软腭的位置偏高、舌尖卷起过高等现象,所以日语教师和日语学习者在对日后的エ段拨音教授和学习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此类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