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色金属中,铜的生产量及消耗量仅次于铝位于第二位。由于超细铜粉有着特殊的性能,使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主要被应用于导电材料、生化领域、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等方面。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超细铜粉的各种制备方法及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液相还原法选用铝粉为还原剂,三乙醇胺铜为铜源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流程。 超声辅助法制备超细铜粉的最优化工艺为:50℃,每次超声时间为5min、超声功率为60W、6个周期,使用3gCTAB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了粒径均匀抗氧化性能好、粒径在0.55μm左右的球形粉体。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面活性剂CTAB以双层分子包覆了超细铜粉,在降低了铜粉的表面活化能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铜粉的团聚及氧化,增强了超细铜粉的稳定性。 在微波作用下的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在微波功率为120W,一个周期为4min,4个周期,PVP的用量为2g时,得到的铜粉的粒径相对均匀的球形粉,粒径在0.46μm左右。但通过对其电阻的测量判断铜粉的稳定性表明该法制备得到的铜粉易于被氧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面活性剂PVP分子是通过吡啶环上的O和N吸附在超细铜粉粒子表面的,并没有对超细铜粉起到包覆的作用。 在超声场作用下利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铜粉,结合形貌以及XRD分析,通过粉体的导电能力以及电阻随时间的变化率的研究,确定了CTAB为更适合本反应体系的表面活性剂。 根据铜粉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可知经缓蚀剂油酸处理后的铜粉能够稳定的在空气中存在120天左右。油酸能够在铜粉的表面形成一层膜,正是这层膜将颗粒与颗粒之间排斥开。有效的改善了铜粉的界面性质,增加了铜粉的稳定性。 经钛酸四丁酯处理后的铜粉根据其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可知经处理后的铜粉能够稳定的在空气中存在90天左右。钛酸四丁酯分子中烷氧基及亚磷酸配位基通过偶联作用吸附在铜粉表面,起到了阻止铜粉氧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