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阶段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需要依靠广大农民来实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很大程度影响着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很好地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由此,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农民培训就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培训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培训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由于培训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收入,资金来源单一且远远不足,且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监督评价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培训需求。所以,在政府大力倡导农民培训的背景下,有必要开拓市场运作型下更加多元的培训投入主体,同时也能使农民培训更加有效,让市场解决农民培训的监督问题。除此之外,在讨论农民培训时,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当前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转移的大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然会引起劳动力转移,将带动不同区域和产业生产要素发生变动,进而对不同产业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在讨论经济问题时应该关注的。目前,既有文献研究缺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将人力资本投资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现有研究当然也都没有提及职业培训资金来源与经济效果的关联问题。然而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支撑,所以社会上对于除政府之外的培训出资主体的认识不足,造成各方积极性不够。考虑到农民培训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明确现代农业农民培训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市场机制,理清不同投资主体出资情况下对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影响,这不仅仅是理论上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也可以为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企业和农民出资情况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无论企业还是农民个人出资培训,都会使得城市部门的失业增加;但是,由企业出资时,城市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和资本增加,现代农业部门下降;而由个人出资时,情况则刚好相反。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应该积极鼓励个人出资职业培训。当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对解决出资问题有很大影响,这应该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上另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