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索拉菲尼是当前唯一被批准用于进展期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然而快速耐药是严重影响索拉菲尼疗效的因素。因此,新靶点的研发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GP130与肿瘤增殖、转移和凋亡等的关系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GP130。作为具有口服活性的GP130小分子抑制剂,SC144在大肠癌、卵巢癌中的体内外研究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均得到了证实,但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使用人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MHHC-97H,研究SC144是否对肝癌细胞产生促进凋亡作用以及确定有效的药物作用浓度,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靶点研发提供有利的依据。目的:1.研究GP130在人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MHHC-97H中的表达差异;2.研究GP130小分子抑制剂SC144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有效作用浓度;3.研究SC144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方法: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PLC/PRF/5和人肝癌细胞MHHC-97H中GP130 mRNA表达水平差异;2.不同浓度(0μmol/L、1μmol/L、5μmol/L、10μmol/L)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和MHHC-97H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吸光度差异,从而得出细胞存活率方面的差异,探究SC144对不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3.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对比不同浓度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48小时后,观察各组中核皱缩等凋亡表现,以证明SC144药物对各组细胞促凋亡作用的差异;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浓度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48小时后,各组中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差异;4.通过WB检测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48小时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Caspase-3、Bax、Bcl-2三种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试图阐释SC144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提示,GP130 mRNA在人肝癌细胞PLC/PRF/5和人肝癌细胞MHHC-97H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人肝细胞L-02,具有统计学差异;2.CCK8法细胞增殖实验表明,不同浓度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直至48小时,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不同浓度SC144药物分别干预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增殖抑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3.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48小时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人肝细胞L-02中并未观察到明显核皱缩等凋亡表现,而在人肝癌细胞PLC/PRF/5、MHHC-97H中,随药物浓度增加核皱缩数目及比例明显增加,并于浓度呈现正相关趋势;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浓度SC144药物干预48小时后,人肝细胞L-02中,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增加,人肝癌细胞PLC/PRF/5、MHHC-97H中,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表现出显著的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4.WB检测5μmol/L SC144药物干预L-02细胞、PLC/PRF/5细胞、MHHC-97H细胞48小时后各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差异。药物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仅在人肝癌细胞MHHC-97H中Bax表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均未见明显的表达差异。结论:1.GP130基因在肝癌细胞中呈高表达;2.SC144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发生;3.细胞膜受体GP130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