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变形规律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黄土层,由于黄土所特有的工程特性,造就了塬、梁、茆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在黄土地区修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受线型设计和黄土地区梁茆等地形的限制,会采用大量的黄土路堑高边坡设计,这些高边坡在不合理开挖和长时间降雨等因素作用下,极可能出现边坡滑坍、失稳等病害,妨碍人们的正常出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分析开挖和降雨作用下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变化及变形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建设为背景,选取其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范围内的某段黄土路堑高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土工试验,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开挖和降雨两种因素对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了工点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对工点地区的黄土取样,开展了室内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结合地勘报告及相关资料,了解了该地区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工程位于黄土梁峁区内,地形起伏,丘陵较多,年均降雨量不大,但降雨较为集中;工点黄土类别为砂质黄土,厚度较深,多呈大空隙,结构松散,质地均匀,无层理,节理发育,多为风积黄土,具有很强的湿陷性,因此在该地区的黄土路堑高边坡工程较多,应注意开挖外力作用和雨季集中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2)采用ABAQUS软件对黄土路堑高边坡分层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揭示了黄土路堑高边坡开挖过程中位移变形、坡体应变、应力和稳定性变化规律。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边坡水平和竖向位移不断增加,竖向位移要远大于水平位移;水平位移变化较快的部位是边坡坡顶,竖向位移变化较快的部位是整个开挖坡面中部位置;在开挖面以上的各级边坡坡脚产生剪切应变集中和塑性应变积累,在坡体深部产生一定的塑性应变;竖向应力减载幅度随断面深度呈指数衰减,水平应力变化较小,在距离坡脚较近处变化较大,开挖结束后坡脚处会残留竖向和水平应力,且深度越深,残留的应力值越大。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滑裂面先向坡体深部发展,再向浅层变化。(3)分析了边坡结构设计参数对开挖后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分级坡率对坡体稳定性和变形有明显的影响,平台宽度与分级高度对边坡的影响相比分级坡率要小;将大平台设置在坡体的中部(约1/2坡高处)和上部(约2/3坡高处)要优于设置在坡体下部(约1/3坡高处);中部大平台宽度的增加会增大坡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减小各级边坡坡脚的剪应变集中和塑性应变分布,逐渐提高稳定性,使得大平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能得到更好地发挥。(4)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考虑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模拟黄土路堑高边降雨入渗过程,揭示不同降雨方式(均布型、集中型和间隔型)下边坡坡体的雨水入渗规律、坡体稳定性及位移变化规律。在持续均匀降雨条件下,边坡表层土体的含水率不断增加,湿润锋不断下移,入渗深度随降雨量增加呈指数关系变化,坡体稳定性下降,位移不断增加;均布型降雨的雨水入渗深度最大,间隔型降雨与之接近,集中型的入渗深度最小;集中型降雨的边坡表层最大含水率最大,间隔型降雨次之,均布型最小;间隔型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最差,集中型和均布型稳定性相近。
其他文献
针对某黄土-砂泥岩深挖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塌失稳,分析破坏机理与失稳原因,通过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提出卸载+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支挡加固与设置明洞两种处置方案加以研究,并考虑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以期为黄土-砂泥岩等类似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工程处治提供参考。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成本控制,有助于实现成本的全流程控制,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截止2020年12月的数据,我国水生产和供应企业共2,459家,其中亏损企业498家。自来水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销售价格无法完全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营状况来制定,供水企业无法改变需求量,因此想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只能从成本入手,加强成本控制。与同行业企业相比,B公司
合同相对性原则孕育发芽于自由平等的精神中,在经济生活中体现着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丰富了整个私法体系。但是经过20世纪科技变革、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愈发复杂,合同相对性原则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其扩张趋势日趋明显。本文从司法案件(2017)最高法民终683号入手,意在论述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矛盾点。通过对《商品房买卖解释》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的分析,笔者认为,法院适用的《商品
贵州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在道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堑边坡在贵州道路中越来越常见,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作为有效控制道路工程病害产生的关键,因此,道路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勘察与评价。以贵州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该路堑边坡现场开展了详细的勘察,通过钻芯取样法、钻孔电视成像法、岩体声波测试等物探方法,结合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研究分析了该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
为了确保深挖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三维边坡模型,对不同施工工序下深挖路堑边坡施工全过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深挖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期间随着边坡局部的加固,安全系数会有所增加,呈现波动状态;(2)在边坡加固方案相同的情况下,边坡加固时机不同,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深挖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逐级开挖逐级加固和
跨断层破碎区高路堑边坡破碎软弱夹层的力学强度、变形模量及抗压强度较低,施工开挖过程中易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为避免在施工中边坡产生开裂、变形失稳或引发滑塌等灾害,依托靖黎高速K44+960—K45+210段高路堑边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开挖过程中的边坡变形和稳定系数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为边坡施工方案制定、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 :评价角化龈宽度(KTW)对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缺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缺损的14例患者(44个位点)基线和术后2年随访时的临床资料。以基线时的KTW进行分组,分为KTW>2 mm组及KTW≤2 mm组,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2组的牙周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发现,2组术后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水平较术前显著减小
都香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该地区雨水较多且降雨强度大,雨水容易随着裂隙渗入坡体,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该地区地处地震带边缘,易于发生地震,从以往发生的滑坡来看,地震也是影响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以云南都香高速某边坡为依托工程,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路堑边坡在降雨和地震条件下的边坡变形特性与稳定性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论:
领导者以低预期的正向、善意表达而对员工创新形成促动,实质就是希望借由员工目前所表现出的不良社会印象形成一种警示与提醒,引导个人将关注重点转移至行动过程而自我优化,实施印象重构。领导者对员工低预期印象的正向表达包括差距悬殊的低预期表达、“表现出色”的施压性表达、任务绩效的强化表达、组织公民行为意识的着重表达。领导者借力印象管理促动低预期员工改变的一般路径包括:公共场合中以更强的印象管理动机加速员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