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笃庆与其歌行诗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笃庆是清初山东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现存诗千余首,体裁囊括了古体、近体五七言。其中成就最著的是歌行体,为当时名流如王士禛、赵执信等所激赏。家族的风雅传统和高洁人格,奠定了他诗歌昂扬的人格基形;笃庆心怀天下,重情重义的个性,构成了他诗歌的两大主题。在山水的陶冶和与朋友的灵心交会中,在盛世精神的感召和与苍生甘苦与共的人生体验中,厚斋的诗歌形成了独特的风貌。第一章研究张笃庆的生平与交游,探索其诗风的成因。第一节从家族的盛衰、仕途的困顿和亲情的深挚几个方面来介绍他的生平,阐释厚斋诗歌昂扬的基形和慷慨的风调的成因。第二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与张笃庆交游之人,与王士禛、蒲松龄以及云间派诗人蒋大鸿等人唱和,正是张笃庆诗学思想与诗歌特色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二章从整体上把握《岷崘山房集》总体的审美特色,呈现了张笃庆的鲸鱼碧海式的崇高与小园香径式的优美两种艺术风格。论文的主体部分解析歌行诗之内涵与艺术特色。笔者在第二章先对歌行体进行了界定,继而指出张笃庆的哪些诗被纳入研究视野。第四章将张笃庆的歌行诗,按照题材划分为咏前朝故事、述当朝大事、写民俗民生、记行旅见闻、咏物寄赠几类,全面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遭际的悲叹,对战争的厌恶,对太平盛世的颂扬和对宇宙人生的关怀这些思想内涵。最后一章介绍了张笃庆歌行的艺术风格在二,一是超拔雄奇之风。笔者从意象的类型、意象的特点入手分析艺术特色,论证张笃庆的歌行诗偏爱雄奇瑰丽、遮云蔽日式的宏大意象。这些意象往往体积巨大,数量众多,时空距离动辄成千上万,以异乎寻常的数量营造压倒性的气势。作者又以独拔的力道驱遣这些超奇的形象,以至他的歌行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二是超拔雄奇中挟以慷慨低回的风调。张笃庆的歌行凭添了一份清代歌行精光内敛的意味,体现了面对兴衰运程时的心情的无奈。诗人张笃庆的成长与成名均在清代,个性、时代风气与地域特色赋予了他的歌行诗以新的艺术风貌,诗中的情感不再是遗民式的黍离之悲,也不再是陈子龙式的壮怀激烈,吴梅村式的哀感顽艳也将近式微。既有七子派的酣畅气势,又挟以魏晋的慷慨古直。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性爱”是“不洁”的象征,是私密生活,不足也不值为外人道也。直到近代乃至“五四”时期人们的性爱意识开始觉醒。“五四”的启蒙者意识到“性”的解放是
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南朝梁代文人乐府创作蔚然成风,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中国文人乐府创作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梁代文人乐府在内容上表现为祭祀、宴饮宾客之礼、征战行役之苦
目的:建立传统药浴超微粉中槲皮素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传统药浴超微粉中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
西藏产蒿属(Artemisia Linn.)植物约60种,其中15种特有种,是构成各植被类型的建群种或主要伴生种,经济用途大,供药用及食用,许多种是牧区牲畜的干、青饲料,少数生长在荒漠地
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揭示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梳理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建模训练,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通过分析往年的高考
浩然是根植农民、在农民文化中培育出来的作家,在特定时代,他的人生经历、精神思维等多方面因素成就了浩然这样一位农民式的作家。要评论浩然,首先要正确对待浩然本身所具有
“诗界革命”是清末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的得意门生梁启超发起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其核心理论主张是要求诗歌创作要有“新意境和古风格”。该主张提出时资产阶级主要领袖人物都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抑制不可控的细胞增殖中有积极作用。在前列腺癌进程中ERβ的丢失意味着在疾病过程中参与抑制细胞作用。然而此效应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在仅仅表达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进行工程抗震试验的主要设备。传统的地震振动台主要采用模拟控制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地震模拟振动台中已广泛应用,使系统的稳定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