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革命旗帜下的康有为海外诗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界革命”是清末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的得意门生梁启超发起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其核心理论主张是要求诗歌创作要有“新意境和古风格”。该主张提出时资产阶级主要领袖人物都已经流亡海外,他们在海外创办报刊《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并在这两份报纸上开辟诗歌专栏,刊登改良派人士的诗歌新作,这些专栏成为诗界革命的主要阵地,而古典诗歌创新也因此主要在海外完成。康有为流亡海外时间长达十六年,他这一时期的诗作与诗界革命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将结合诗界革命对康有为流亡海外期间所作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简单探讨。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康有为十六年海外生活及其一路流亡行程做简单的梳理,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以时间顺序讲述康有为在海外诸国游览的经过,第二小节讲述康有为流亡期间的思想情怀,他时刻没有忘记解救光绪皇帝和改良政治。康有为的海外生涯并非仅仅是颠沛流离的旅程,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第三节主要从这方面讲述。第二章阐述诗界革命的兴起和主要主张。从“新诗”的创作到“诗界革命”理论主张的提出,诗歌改革主张经历了从简单地选用新名词到注重诗歌意境、形式的改革的蜕变。第三章主要分析康有为海外诗歌不同于古典诗歌的独特意境。域外奇特的自然风景给流亡中的康有为带来极大的精神安慰,让他的暂时忘却旅途之苦和政治失意的烦忧,寄情于山水之间。他时而流连瑞士群岛,多次攀登雄奇的落基山脉,这些风格各异的自然景观经康有为的感官沉淀,在诗歌中呈现出雄奇多变的意境。对光绪皇帝的牵挂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在康有为的诗歌中呈现出的是深沉忧郁的思想境界。第四章从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语言、形式等方面分析其海外诗歌的艺术成就。零距离地接触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让康有为激动不已,在诗歌中他满怀激动之情地用这些代表文明先进的新词汇来表情达意。虽然一贯沿袭古典诗歌的形式风格,也间杂部分杂歌谣式的作品,但是康有为海外诗部分在诗歌形式创新方面并无突出成就。
其他文献
针对电池供电仪器中对FIR数字滤波的需求与低功耗、低成本设计约束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专为无硬件乘法器MSP430单片机使用的高时间效率FIR滤波算法,并根据该算法研制了相
【正】 张居正,字叔大(1525——1582)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出任明朝政府首辅(相当宰相)。他一生经历了明末的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当时正是封建
周同宾是当代的文章大家。本文以他的散文为分析对象,立足文本,实证分析,旨在对他的散文的内容、结构、技法、语言等方面作较为深入的探讨。目的是从中发掘一些散文写作的方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性爱”是“不洁”的象征,是私密生活,不足也不值为外人道也。直到近代乃至“五四”时期人们的性爱意识开始觉醒。“五四”的启蒙者意识到“性”的解放是
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南朝梁代文人乐府创作蔚然成风,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中国文人乐府创作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梁代文人乐府在内容上表现为祭祀、宴饮宾客之礼、征战行役之苦
目的:建立传统药浴超微粉中槲皮素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传统药浴超微粉中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
西藏产蒿属(Artemisia Linn.)植物约60种,其中15种特有种,是构成各植被类型的建群种或主要伴生种,经济用途大,供药用及食用,许多种是牧区牲畜的干、青饲料,少数生长在荒漠地
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揭示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梳理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建模训练,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通过分析往年的高考
浩然是根植农民、在农民文化中培育出来的作家,在特定时代,他的人生经历、精神思维等多方面因素成就了浩然这样一位农民式的作家。要评论浩然,首先要正确对待浩然本身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