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本身疾病已处于中晚期,会存在多种不良情绪,再加上放疗、化疗等带来的不良反应,会给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患者整体生存质量会受到影响,仍处于较差水平。本文将以“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维结构模型为主要理论基础,对心理干预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心理干预对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以及减轻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为临床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42~76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已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共计40例,鳞癌共计31例,腺癌共计1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语以及偏瘫等。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认知疗法、行为疗法、集体心理干预以及幸福疗法。通过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幸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生活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各条目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护理后,进行心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呼吸困难、睡眠紊乱、食欲下降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指数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的,对照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较护理前没有明显变化,且同时期研究组的I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往往由于处于疾病的中晚期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家庭生活及工作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也失去信心。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恐惧感,对消除抑郁、焦虑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同时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