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再发现——《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启示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3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项兼具学术史考察与诗艺诗学论说双重性质的研究。主要针对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总体特质,从宇文对于中国诗学的根本性看法入手,揭示其给与中国诗学研究的启示:诗艺的视角、诗艺诗学观、整体诗学视野以及艺术本位的研究立场等,同时提示出中国诗艺传统的存在。本文认为,中国诗学的核心是一个持久的诗艺传统,而该传统在现代主流的诗论研究的片面格局中被遮蔽了。一方面,中国诗学传统有着浓厚的诗艺性格,另一方面,诗艺在传统价值系统一直处于争议的中心,它作为多元价值中的重要一元,一直处于与古老权威的情志观以及最高的美学理想自然观之间的纠葛冲突中,而后二者作为一种文化的预设,起到了塑造和制约诗艺的作用。诗论研究可以具有诸多取向,但其中诗艺诗学的立场是最为切近艺术本位的,也可以带来一个富于活力的整合入诗歌文本阐释的研究前景。 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引论部分从《中国文论》独特的选目格局与诗论经典观入手,提示出宇文考察诗论的基本视角是诗歌创作实践。诗歌创作实践作为诗学的中心,这就是诗艺。技法论突出显示了诗艺。而诗艺在现代语境中是成问题的。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传统诗学的诗艺内涵,并以《沧浪诗话》和《二十四诗品》为具体研究实例,深入研讨宇文与国内研究取向的深刻差异,指出国内研究形而上取向与理论本位价值观造成的片面格局和狭隘诗学视野,实际上失落了诗艺,遮蔽了诗艺传统的存在。 第二章:对于宇文提示出的围绕诗艺的价值之争重点展开论述,指出诗艺存在于价值争议中,但也正是多元价值的交汇点。同时也回答了诗艺受遮蔽的传统根源的问题。 第三章:指出诗艺诗学的前景在于将诗论传统与诗歌文本阐释结合起来,使得古老的中国诗学传统重新获得生命力,也是实现诗论研究的最终归宿。 馀论则思考了重要的相关问题:中西对话的“理解”问题以及如何面对传统价值焦虑。
其他文献
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人体词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人体词语这一系统中,“髟髮词语”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词语及髟髮词语的形成,寄托了古人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寓含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钻机控制系统由模拟式控制技术逐步转化为数字式控制技术,并朝着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本文以7000m交流变频传动钻机为例,介绍基于IPC、PLC、PROFIBUS-DP的石
交流调速系统中应用最广、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变频调速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是集电子、自动控制、微电子和电机学等技术之大成的一项先进技术.它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优异的调速
发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曾经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人类的生活,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脚步。作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豪斯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其中
永磁无刷电动机的应用rn永磁无刷电动机由于体积小,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矩特性好,具有调节控制方便,调速范围广,动态响应快等特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智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广泛开展,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教学研究理论相继出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广泛关注。在语言诸多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直接、最紧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他还提出了48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我们要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
随着变流技术的发展,电力拖动系统中大量应用变频器、斩波器、逆变器和软起动器等,这些设备在应用中产生多种高次谐波,导致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当变配电系统中采用并联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蕨菜、黑米等生态农产品中5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一质谱(GC-EI/MS)的分析方法.样品由含0.1%冰
商盘(1701-1767),字宝意,号苍雨,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雍正庚戌科(173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八旗馆、国史馆纂修。自乾隆甲戌年(1754年)擢梧州太守(未就职),入粤始,直到乾隆甲申年(1764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