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是我国现阶段主要方针政策,而县域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县域地区处于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具有人口转移半径短、落户门槛低、生活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选择。现阶段我国西部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不强、城镇辐射能力不足,壮大县域经济加速县域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方针政策。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1994年分税制改革财权层层上移事权层层下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县域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性被放大,在城镇化建设上地方政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县域地区的金融制度变迁主要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非商业性。县域经济主体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与金融制度的单一性不相适应。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导论。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理论基础分析。首先阐述城镇化的内涵,其次梳理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相关理论,最后介绍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存在互动关系,金融发展给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市民化”、产业发展等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又给金融深化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四川省筠连县金融支持城镇化现状的实证分析。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介绍西部县域筠连县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现状。第四部是对筠连县金融支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筠连县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金融支出结构不协调,存量基础设施存在巨大缺口;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力度不够;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缓慢;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第二,金融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县域地区的金融机构不但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金的巨大作用,反而把资金抽离县域地区;第三,第三产业融资难、税负高,发展困难。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根据西部县域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第一,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模式,综合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不同特点,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在城镇建设上的重要作用;第二,合理选择多元化融资模式,把民间资金引入城镇化建设中来;第三,构建和完善面向第三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第六部分是结论。城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加速城镇化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