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突显和提高。企业创新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越来越受到重视。R&D投入能够对企业提供科学技术创新的资本保障,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更具创新能力,更需要资本为R&D活动提供支撑,但却常常面临着融资困境。近年来,政府不断地从政策层面为企业R&D提供支撑,但是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本身吸引投资的能力有限,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扶持,内源融资规模有限,而股权融资又受制成本、渠道限制,因此保证中小企业R&D资本投入,依然最需要银行借款。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在现实背景下不同于国外。我们普遍认为银行为企业提供交易型借贷,往往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保障债务到期时,企业对其本金及利息费用的偿还。而我国商业银行相对更注重企业发展,从而更倾向于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非交易关系,形成关系型借贷。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这种关系型债务对其R&D活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这种积极的效应和企业规模呈负相关关系。本文采用我国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企业于2008年至2012年间财务报告披露信息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债务与R&D投入、企业绩效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导论、文献综述、R&D投入和银企关系及理论分析、关系型债务与R&D投入的实证研究设计、关系型债务与R&D投入的实证研究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研究中小企业关系型债务与R&D强度关系的背景与意义,并针对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分为R&D投入、关系型债务的影响因素,R&D投入与债务融资和R&D投入与关系型债务的相关研究分析四个部分。其逻辑关系也是按照学术界对R&D投入与关系型债务相关研究文献的逐步深入探讨而归纳总结的。第三章:R&D投入、银企关系及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我国R&D投入的宏观概述。R&D投入逐步被我国政府所重视与支持,而通过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关系的分析,其在总体层面上,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但是在不同的融资渠道下,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的关系型借贷的能力相对要优于其他融资渠道。本章最后是理论分析部分,结合优序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以及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理论讨论了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关系型债务与R&D强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依据,为上下文提出的观点及分析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关系型债务与R&D投入的实证研究设计。主要通过本文第二章既往学者的研究结论、第三章对银企关系与相关理论分析,为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主要有以下三点:中小企业关系型债务占比与R&D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D强度与关系型债务占比对企业绩效存在交叉正影响;关系型债务占比对R&D强度与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等。并针对研究假设概述了本文的样本数据的来源、选取依据和样本特征。针对研究假设,参考既往学者研究继而提出本文选取的变量与研究模型。第五章:关系型债务与R&D投入的实证研究分析。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年代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企业的R&D强度、关系型债务占比以及相关控制变量做了基本统计量的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R&D强度与关系型债务占比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通过对相关假设的依次回归分析,从而得出R&D强度与关系债务占比的正相关性;关系型债务占比对R&D的滞后性;关系型债务占比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R&D强度对企业绩效的负相关性;R&D强度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以及关系型债务占比对企业绩效与R&D强度的积极调解作用等结论。最后,并对相关模型及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章: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通过综述全文的研究,提出本文结论:(1)关系型债务融资对中小型企业R&D投入有看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更需要关系型借贷;(2)关系型债务对R&D投入和企业绩效间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关系型债务能够对中小企业绩效提供良好的保障,并能够更加积极的保障R&D投入,降低R&D投入占用资金从而对企业短期绩效带来的不利效应。最后本文分别从中小企业角度、商业银行角度、政府角度以及资本市场监管者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并对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对样本的选取,自2007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整理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公司的R&D披露情况,最终所得实证分析结果及结论也为后续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着重要参考依据。(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关系,从银行治理角度研究企业行为,并合理利用研究模型,对中小板、创业板企业近几年的数据进行了R&D强度与关系型债务的回归分析。在既往学者的结论基础上,更为细分的研究了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企业绩效与R&D投入情况的相互关系,从而更进一步的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债务融资选择的依据和建议。(3)针对实证结果分别对企业、银行、政府以及资本市场监管者的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建议,为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不足在于:(1)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本文选取的样本为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而更多未上市的中小型企业没有通过上市这一方式进行股权融资,但是这些企业从银行获取的关系型债务更具代表性,因而以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中小企的R&D投入与关系型债务的相关性可能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2)我国中小型企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偏差。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角度不同,也会造成对R&D费用的披露情况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因此从获取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上也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3)受制于关系型债务和研发活动的影响因素。由于企业的R&D活动和多种因素相关,比如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突发状况,行业发展环境等难以量化的影响,而本文的控制变量选取毕竟有限,可能最终会影响结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