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推进,大量的医疗建筑开始涌现,护理单元作为其中与病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医疗建筑中住院部的规模屡攀新高,规模大且复杂的护理单元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设计层面,设计师们按照传统的经验及规范反复着进行巨量的设计工作,这其中很多部分都是重复性的,在护理方案反复推敲与更改的过程中浪费掉了大量的人力与资源。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性方法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以数据驱动的计算性设计方法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角度,设计由人工设计转变为人工智能设计。设计人员通过前期对大量数据规律的挖掘便可发现同种类型建筑下蕴藏的大量规律信息,其信息量是巨大的。再通过计算性编程方法为这些规律创造一种逻辑规则,便可实现设计的自动化。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空间类型的护理单元进行计算性设计研究。首先,通过对空间类型学、护理单元的发展、计算性设计理念计这三个方面理论基础的介绍和梳理,了解护理单元空间类型的研究现状以及计算性设计在护理单元空间层面的研究意义。然后,通过对大量医院护理空间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来梳理出单廊式、双廊式、放射式、围合式这四种不同空间类型的护理单元空间数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及规律,并在其中提取出对护理单元空间类型改变影响最大的不同类型数据,包括护理柱网相关主数据、护理病房空间相关数据、医疗辅助办公空间相关数据等。接下来,根据梳理的重要数据规律分别对单廊式、双廊式、放射式和围合式这四种空间类型的护理单元进行计算性编程设计,这个部分涉及到具体的计算性设计操作,笔者会按照每一种空间类型自身的特点进行编程设计,并对设计的编程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验证该计算性设计方法应用于护理单元空间的合理性。另外,基于大量的生成结果对未来人机交互的方案评价系统进行构想,对优化方案产生影响的条件因素进行说明。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并对此次研究成果的不足进行反思、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