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作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先导”,城市规划在这一战略进程中应当“有所作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有所作为”应当立足于规划实践、从实践中寻求突破。土地问题是城市规划重要的乃至于核心的工作内容,关注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用地结构调整、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资产处置等土地处置问题,是规划实践的重要方面,是城市规划实现“有所作为”的重要突破点。本论文以重庆为例,针对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归纳出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确立正确的改革指导思想,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 老工业基地改造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有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处置程序上的被动、城市规划目标实施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以及社会稳定和破产效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应对策略并予以改革。论文从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国企改革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与企业行为、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等的理论分析入手,认为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的改革应当坚持“国土国有”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规划调控与国有企业破产“一盘棋”、规划行政干预城市土地资本市场的范围界定等的指导思想。从这些指导思想出发,应用城市土地储备经营理论与方法,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主要包括:(1)国有破产企业土地规划管理策略——改进现行土地处置管理机制,加强规划统筹调控、国有企业破产“一盘棋”,土地处置兼顾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对近代工业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开发利用等。(2)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储备经营策略——对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实施整治储备,创建“土地银行”即国有企业破产“资金周转库”,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快土地市场建设,对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政策进行调整等。(3)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配套政策——职工安置补偿与土地经营活动“脱钩”,土地收益统筹调剂,国有企业土地处置立法,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等。论文还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和住宅市场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住宅所在的住区环境、配套设施、品位、情调、邻里关系、社区系统的需求都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本文以住区入口空间设计对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观演建筑的休息空间,研究目的是探讨观演建筑休息空间创作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以期对设计实践有所指导。  近几年来观演建筑大量兴建,其休息空间也受到了
现代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以综合载体平台为基础,以整合和优化配置物流资源、物流运作主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为目的。物流园区是
当许多"同时性"和"非同时性"的活动在高层建筑内并行的时候,高层建筑便成了一座"24小时城市".那些原本为城市所有的公共设施逐渐转入高层建筑内部,并为这些活动提供了舞台.因
本论文试图确立的“建筑仪式观”是:仪式孕生并蕴存于建筑之中,建筑修正并完善仪式,仪式催活空间并释放意义,意义投射到至建筑而为象征。所谓“居俗的仪式观”就是:住屋,无论阳宅和
学位
体育建筑受功能空间、复杂结构及设备技术的严重制约而易存在人性化缺失、地域特色难寻的问题。韩国世界杯体育场建筑设计立足于本国实际,重视其建筑功能和技术特性的同时,注重
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高等教育从英才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在这一发展过渡期内,高校商业服务设施的功能,设计,观念,经营方式,业态,都产生着相应的变革.越来越
人类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的。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波普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问题成为广州、珠海、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由于与城中村相伴的特有的土地制度、建房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因
学位
随着城市晚间生活的日益丰富,城市夜景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工程实践数量急剧上升.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处于一个由无序到系统化的过渡阶段,城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