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机理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结合我国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工程实践,对轮胎-路面交互作用下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研究其受力状况和温度状况,揭示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机理,探讨减缓Top-Down开裂的措施与方法。研究子午线轮胎的构造和传力机制,根据实际轮胎-路面接触应力,将接触区域简化为五个长度和宽度一定的矩形区域,结合子午线轮胎“泊松效应”,将轮胎-路面接触应力简化为垂直、横向和纵向接触应力,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非线性轮胎-路面三向接触应力有限元模型,计算及分析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机制导致其容易产生Top-Down开裂;面层厚度大于15cm,面层基层模量比大于4的路面结构,有助于减缓Top-Down开裂;轮组数量多、负载小、胎压介于0.6-0.8MPa的行车荷载,可以减缓Top-Down开裂的发生和发展;层间接触状况良好的路面结构,整体受力,有利于力的传递,可降低Top-Down开裂的几率,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Top-Down开裂影响的显著性。以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横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沥青面层预含不同深度Top-Down初始裂缝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降温幅度对沥青面层的力学影响,结果表明:轮胎-路面反复作用后存在微裂纹的沥青路面,在急剧的降温及升温循环过程中可能导致面层产生Top-Down裂缝;在降温过程中,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路表应力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Mises应力和拉应力逐渐减小;初始裂缝深度越长,降温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KI越大,也就越容易开裂;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加,拉应力、应力强度因子KI均迅速增加,Top-Down裂缝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综合轮胎-路面接触应力、温度、路面结构和材料特性,可以得出:荷载型裂缝开裂初期呈现V字形,裂缝竖直向下发展,这是路表拉应力反复作用下的第一阶段I型张开型疲劳裂缝。第二阶段,裂缝发展至路表下5-10cm左右后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斜向发展,这是由于剪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路表下5-10cm处出现最大值,这时剪应力成为Top-Down发展的主要诱因,所以第二阶段为II型剪切型裂缝;温度应力引发的是I型张开型裂缝。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引领、规模扩张、效益彰显,形成了不少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呈现出制度趋于完善、结构趋于优化、门类趋于齐全、特色业态不断发展、新兴
攻击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亲社会行为一样,攻击行为也是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破坏公共
研究背景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而肢体残疾人占残疾人大部分,做好肢体残疾人康复工作十分重要。社区康复是社区服务中心重要工作组成部分。国内很少机
该文分析了法理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中国法治的现状,在张保生所确定的法律推理在中国法治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当今中国法律推理应该以形式推理为基本推理
根据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分析,近年来江苏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五大值得关注的特征:要素投入向优势行业集中,但工业装备质量的提升徘徊不前;技术进步总体趋势清晰明确,
肉苁蓉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巴彦淖尔市是肉苁蓉的原产地,梭梭是该市乌兰布和沙区和乌拉特高平原区天然生长的优良防
本文提出习惯用的平衡压力概念中存在着一定问题,而引出工作压力概念,是一个讨论的题目。因此,希望读者踊跃投稿,讨论如何处理p~t曲线,及其实用性。
采用氯化金渗透液对多向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孔的分层缺陷进行了检测研究。总结出了钻孔分层缺陷的立体模型,指出孔的分层缺陷由入口侧分层和出口侧分层两部分组成,入口侧分层
从毛皮加工的生产周期、使用设备、水和化工材料消耗等方面,分析了现行毛皮工艺的弊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设备改进、鞣前准备的短流程无盐化技术、干整理工
针对在模型车上使用的测速装置仅成本较高的旋转编码器的现况,根据实际智能模型车的测速需要,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精确测量成本又低的测速装置。该装置利用光遇到黑白条文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