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糖蛋白对18F-FDG、99mTC-MIBI摄取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i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P-糖蛋白功能验证及与18F-FDG摄取相关蛋白检测   目的:利用WesternBlot法测定Bcap37/MDR1与Bcap37细胞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及己糖激酶-Ⅱ(Hexokinase-Ⅱ,HK-Ⅱ)表达,利用罗丹明123荧光染色评价P-gp功能。   方法:提取Bcap37/MDR1及Bcap37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中P-gp、Glut-1及HK-Ⅱ的表达情况,在有或无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将Bcap37/MDR1与Bcap37细胞与罗丹明123共孵育60min,然后吸去上清液,再用冰冷的PBS液洗脱3次,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罗丹明123荧光强度。   结果:P-gp在Bcap37/MDR1细胞中有高水平表达,而Bcap37细胞几乎无P-gp表达;Bcap37/MDR1细胞有较高水平的Glut-1表达,而Bcap37细胞仅表现为非常弱的Glut-1的表达;HK-Ⅱ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Bcap37、Bcap37/MDR1细胞与罗丹明123共孵育,Bcap37细胞内有明显荧光染色,Bcap37/MDR1细胞内仅有弱的荧光染色。加入VER后,Bcap37/MDR1细胞内的荧光染色明显增强。VER对Bcap37细胞荧光染色无明显影响。   结论:P-gp、Glut-1在Bcap37/MDR1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Bcap37细胞;Bcap37/MDR1所表达的P-gp具有相应的外排功能,该细胞能够用来评价P-gp与18F-FDG、99mTc-MIBI摄取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99mTc-MIBI在Bcap37、Bcap37/MDR1细胞中的聚集实验   目的:通过99mTc-MIBI细胞内摄取动力学研究99mTc-MIBI能否评价Bcap37/MDR1细胞P-gp功能及在评价P-gp抑制剂抑制效能中的作用。   方法:培养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将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上,接种密度为1×106细胞/孔,将99mTc-MIBI、VER及GF120918用不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分别配成74KBq/mL99mTc-MIBI溶液、74KBq/mL99mTc-MIBI+100μmol/LVER溶液及74KBq/mL的99mTc-MIBI+50μmol/LGF120918溶液。用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孵育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分别于10min、30min、60min及120min吸取孵育液,置于试管内,用冰冷的PBS液洗脱3次,洗脱液一并放置相应的试管内。然后采用胰酶消化细胞,消化完成后吸出细胞置于试管内,再分别用1mLPBS液洗脱3次,洗脱液置于放置细胞的试管内,采用γ计数仪测量各个试管内的放射性计数,计算Bcap37、Bap37/MDR1细胞中99mTc-MIBI的摄取率。摄取率=细胞内放射性计数/(细胞内放射性计数+上清液放射性计数)×100%,实验重复三次。计算结果用(X)±s表示,两种细胞间及同种细胞不同处理组间99mTc-MIBI摄取率比较行配对t检验。   结果:Bcap37细胞在有或无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99mTc-MIBI摄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cap37/MDR1细胞在有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99mTc-MIBI摄取率在孵育30min、60min及120min要明显高于无抑制剂存在时的摄取率(P<0.05);在无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Bcap37细胞99mTc-MIBI摄取率在孵育30min、60min及120min要明显高于Bcap37/MDR1细胞(P<0.05);在有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Bcap37/MDR1细胞的99mTc-MIBI摄取率略低于Bcap37细胞,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99mTc-MIBI在Bcap37细胞与Bcap37/MDR1细胞中的摄取率有显著差异,P-gp抑制剂能够增加Bcap37/MDR1细胞的99mTc-MIBI摄取率,表明可以用99mTc-MIBI摄取动力学变化评价P-gp的功能;同时多药耐药细胞系99mTc-MIBI摄取率的变化能够用于评价P-gp抑制剂的抑制效率。   第三部分,18F-FDG在Bcap37、Bcap37/MDR1细胞中的聚集实验   目的:测定18F-FDG在Bcap37与Bcap37/MDR1细胞的摄取动力学变化,评价P-gp抑制剂存在时Bcap37与Bcap37/MDR1细胞对18F-FDG摄取的变化,在细胞水平上探讨18F-FDG摄取与P-gp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分别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上,细胞密度为1×106细胞/孔,将18F-FDG、VER及GF120918用不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分别配成37KBq/mL18F-FDG溶液、37KBq/mL18F-FDG+100μmol/LVER溶液及37KBq/mL的18F-FDG+50μmol/LGF120918溶液。分别用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孵育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分别于10min、30min、60min及120min吸取孵育液置于试管内,再用冰冷的PBS液洗脱3次,洗脱液一并放置相应的试管内。细胞用胰酶消化,消化完成后吸出细胞置于试管内,用1mLPBS液洗脱3次,洗脱液置于放置细胞的试管内,用γ计数仪测量各个试管内的放射性计数,计算Bcap37、Bap37/MDR1细胞的18F-FDG摄取率,摄取率=细胞内放射性计数/(细胞内放射性计数+上清液放射性计数)×100%,实验重复三次。计算结果用(X)±s表示,两种细胞间及同种细胞不同处理组间18F-FDG摄取率比较行配对t检验。   结果:无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孵育10min时Bcap37/MDR1细胞中18F-FDG摄取率显著高于Bcap37细胞,其摄取率分别为1.88%±0.19%和1.37%±0.18%(P<0.05);孵育60min和120min时Bcap37细胞中18F-FDG摄取率显著高于Bcap37/MDR1细胞,其摄取率分别为2.29%±0.23%、2.34%±0.15%和1.47%±0.14%、1.53%±0.22%(P<0.05)。VER或GF120918共孵育后,Bcap37/MDR1细胞在60min和120min时18F-FDG摄取率分别为2.45%±0.21%、2.46%±0.25%和2.50%±0.24%、2.48%±0.27%,较无抑制剂存在时明显增加(P<0.05)。Bcap37细胞在有无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18F-FDG摄取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细胞实验结果表明18F-FDG是P-gp的底物之一,Bcap37/MDR1细胞与Bcap37细胞间18F-FDG摄取率的差异是由于P-gp所介导的外排引起的,可以用18F-FDG动力学变化评价肿瘤细胞的P-gp功能,细胞内试验结果显示18F-FDG有可能作为活体内无创性评价肿瘤细胞的P-gp功能的显像剂。   第四部分,99mTc-MIBI在Bcap37、Bcap37/MDR1荷瘤小鼠显像研究   目的:利用荷Bcap37/MDR1与Bcap37细胞的BALB/c裸鼠模型,研究99mTc-MIBI在荷瘤小鼠体内显像,探讨99mTc-MIBI显像可否用于活体内评价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用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细胞计数后用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将细胞浓度稀释为1×107/mL,按0.2mL/只接种于4~6周龄的BALB/c裸鼠右侧腋窝皮下,5只裸鼠接种Bcap37细胞,5只裸鼠接种Bcap37/MDR1细胞。待肿瘤长至直径1.0~1.5cm时进行99mTc-MIBISPECT显像。将荷Bcap37细胞裸鼠及荷Bcap37/MDR1细胞裸鼠通过尾静脉给予37MBq(1mCi,0.2mL)配制好的99mTc-MIBI,分别于给药后10min及60min行平面静态显像,隔日在相同采集条件下,尾静脉给予37MBq(1mCi,0.2mL)配制好的含有0.5mg/KgVER的99mTc-MIBI溶液,分别于给药后10min及60min行平面静态显像。显像结束后,处死荷瘤小鼠后迅速取出肿瘤组织及肝脏组织,制成电镜标本,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及肝脏组织线粒体情况。   结果:99mTc-MIBI生理性摄取可见于肝脏、肠道、肾脏及膀胱,部分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部位可见轻度显影。荷Bcap37或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肿瘤部位在给予99mTc-MIBI后10min未见明显显影,60min后肿瘤部位同样未见明显显影。荷Bcap37或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在给予含0.5mg/KgVER的99mTc-MIBI后10min及60min肿瘤部位均未见明显显影。荷Bcap37及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较少,肝脏组织细胞内存在较多的线粒体,且线粒体体积明显大于肿瘤细胞内线粒体。   结论:荷Bcap37与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肿瘤组织99mTc-MIBI未见显影,同时给予P-gp抑制剂后肿瘤组织仍未见显影,表明选用荷瘤小鼠行99mTc-MIBI显像评价P-gp功能时要筛选肿瘤细胞株,应挑选99mTc-MIBI摄取率高且肿瘤细胞内线粒体较丰富的细胞株。   第五部分,18F-FDG在Bcap37、Bcap37/MDR1荷瘤小鼠显像研究   目的:研究荷Bcap37/MDR1及Bcap37肿瘤细胞荷瘤小鼠在有/无VER存在情况下肿瘤组织的18F-FDG摄取,在活体内评价P-gp与18F_FDG摄取的关系。   方法:荷瘤小鼠禁食6h,将需要动态采集的荷瘤小鼠置于小动物PET床板上,异氟烷吸入麻醉,胶带固定,身体置于视野中心,维持异氟烷麻醉浓度为2%。床前经尾静脉给予7.4MBq(0.2mCi,0.2mL)18F-FDG,给药后立即采集,共采集90min,得到各个时间段的动态显像图像,绘制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imeactivitycurve,TAC)。比较荷Bcap37肿瘤细胞裸鼠与荷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肿瘤组织18F-FDG摄取的TAC曲线。相同采集及处理方法,尾静脉给予含有0.5mg/KgVER的7.4MBq(0.2mCi,0.2mL)18F-FDG,获得VER治疗后肿瘤组织18F-FDG摄取的TAC曲线。观察VER治疗后其18F-FDGTAC曲线,并与未行VER治疗时进行比较。另取10只荷瘤小鼠(5只荷Bcap37肿瘤细胞,5只荷Bcap37/MDR1肿瘤细胞),采用静态采集方法行18F-FDGMicroPET显像。荷瘤小鼠禁食6h,吸入异氟烷预麻醉,尾静脉给予7.4MBq(0.2mCi,0.2mL)18F-FDG,60min后行静态采集。在相同的采集处理条件下,尾静脉给予含有0.5mg/KgVER的7.4MBq(0.2mCi,0.2mL)18F-FDG,获得VER治疗后肿瘤组织18F-FDG的静态图像,计算肿瘤组织的SUVmean。比较VER治疗前后肿瘤组织18F-FDGSUVmean的变化。显像结束后,处死荷瘤小鼠后将肿瘤组织制成蜡块,肿瘤标本行P-gp、Glut-1及HK-Ⅱ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18F-FDGMicro-PET动态显像显示Bcap37肿瘤组织18F-FDG摄取渐进性增高,在10~15min内达峰值水平,然后维持在平台水平;Bcap37/MDR1肿瘤组织18F-FDG摄取同样渐进性增高,在大约9min时达到峰值,然后18F-FDG摄取渐进性下降,在25~30min时达到平台,然后维持在平台水平。Bcap37/MDR1肿瘤组织18F-FDG摄取在0~9min要高于Bcap37肿瘤组织,9min后Bcap37肿瘤组织18F-FDG摄取水平要高于Bcap37/MDR1肿瘤组织。有或无VER存在情况下Bcap37肿瘤组织18F-FDG摄取动态曲线无明显差异;Bcap37/MDR1肿瘤组织在有或无VER存在的情况下,其0~15min18F-FDG摄取动态曲线无明显差异,但在15min下降到最低点后,18F-FDG摄取开始渐进性升高,约30min达到最高水平,然后维持在平台水平。VER显著增加Bcap37/MDR1肿瘤组织平台期18F-FDG摄取水平。荷瘤小鼠静态MicroPET显像,在无VER存在情况下Bcap37肿瘤组织SUVmean要显著高于Bcap37/MDR1肿瘤组织(1.00±0.06、0.66±0.11,P<0.05);Bcap37肿瘤组织18F-FDG摄取水平在有或无VER存在情况下无明显差异(1.00±0.06、1.09±0.22,P>0.05);Bcap37/MDR1肿瘤组织在VER存在情况下,18F-FDG摄取水平要明显高于无VER存在时(1.01±0.16、0.66±0.11,P<0.05)。Bcap37/MDR1肿瘤标本细胞膜P-gp免疫组化强染色,Bcap37肿瘤组织细胞膜几乎无P-gp免疫组化染色;Bcap37/MDR1肿瘤组织细胞膜可见Glut-1免疫组化强染色,Bcap37肿瘤组织细胞膜仅有轻度Glut-1免疫组化染色;Bcap37/MDR1与Bcap37肿瘤组织细胞浆内见轻一中度HK-Ⅱ免疫组化染色。   结论:动物实验与细胞实验结果相吻合,提示18F-FDG是P-gp的底物。18F-FDG结合VER可能是一种有效、无创检测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荷Bcap37/MDR1肿瘤细胞裸鼠肿瘤组织18F-FDG在有/无VER存在时呈特征性改变,提示18F-FDGPET或PET/CTListMode采集在探测肿瘤多药耐药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设计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化学学习的好奇心。  【关键词】离子反应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9-01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面对的是普通中学的基础班学生,根据教学重难点将本节内容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是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实验并不是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物理实验只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内容。高中生的实际能力的提升是我们教育实践的目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理育人。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以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5-02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个知识不
【摘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具备学习效益、体现学科特色的效能化课堂是提升学生化学素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实现载体。如何从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效能课堂构建,以师生互动为切入点,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促进效能课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效能课堂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3-02  前
目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作为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实际临床妊娠率仅却比较低,仅为20%-30%左右。IVF-ET成功的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具
目的:检测p16在4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管腔A型(LA)、管腔B型(LB)、基底细胞样型(BLBC)和HER-2过表达型)中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情况,从p16抑癌基因甲基化的角度探讨基底细胞样
【摘要】当今社会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创新性思维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在分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原则,提出了运用创新教学方式的合理举措,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
The authors i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how to cancel multi-user interference with low feedback amount over 3-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interfe
我所栽培组,从1976年起,在中上肥田进行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多年来,连续获得年亩产超吨粮的高产纪录。1976年早稻试验田面积16亩,平均亩产530公斤,其中最高达到585.
Early in the 1960’s C.M.Donald said:“Plant breeding approaches asbeing largely empirical,”In I976 R.Riley in his address to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9月20日,以“汇聚力量,成就传奇”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12节目资源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大宴会厅召开,来自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企业、广告公司、业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