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弱电网下电压控制型双馈电机预同步及功率解耦控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使得人类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但也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引起全球极端气候问题加剧,也引发了全球寻找资源丰富、清洁、可持续利用新能源的潮流,以应对未来传统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能源隐患问题。风能作为一种蕴量大、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世界各国对风电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开发不断深入,风电相关产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随着以电力电子开关器件为能源转换接口的新能源比例不断升高,低压末端电网等效惯量降低、电压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始显露。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借助同步机的数学模型,通过电力电子控制算法模拟同步机相关特性,加之弱电网末端电压波动问题,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功角大范围波动及长距离运输引起的风力发电系统功率耦合问题变得不可忽略。本文建立了网侧逆变器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网侧逆变器直流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双馈电机的控制特性,建立了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双馈电机T形等效电路。在对数学模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弱网下电压控制型双馈电机控制策略。针对双馈电机预同步定子电压发散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增量式编码器初始安装出现偏差会导致坐标变换角度出现偏差,从而引发系统预同步失败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编码器初始误差自动补偿策略,分析研究该策略在电压控制型双馈电机系统预同步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双馈电机系统在初始偏差随机的条件下,预同步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同时对低压微网有功、无功解耦机理进行分析,发现高R/X及功角大范围波动都会导致功率耦合问题,对基于坐标变换的解耦控制策略、基于虚拟阻抗的解耦控制策略、相对增益法等解耦方法及其解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MATLAB仿真软件、RT-LAB半实物硬件在环测试以及2MW实验平台测试等对本文所研究双馈电机预同步改进策略和功率解耦策略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站的大力投建,部分并网发电系统将不符合标准的能量馈送至电网,对电网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同时,并网系统中存在部分鲁棒性较弱的设备,无法适应电网故障,造成自身停机脱网、发电中断而导致供电事故,为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模拟电网特性的装置-电网模拟器,在并网系统并入电网前进行相关的电网故障适应性检测。现有文献所研究的电网模拟器大多是低电压输出类型,无法对10kV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带来的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越来频繁,环保已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诉求,同时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存在着巨大的利用空间。近年来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其中光伏电站的规划建立,不仅是为了实现我国提出的“3060”承诺,更是实现我国能源革命与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的有
学位
能量转换系统(PCS)是连接电池和电网的电力电子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存储和释放能量,从而实现电网和电池之间的能量交换。能量转换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转换器,即并网变流器。该变流器是一种单级式变换器,即实际电网通过整流升压为直流电给电池充电或者电池通过DC/AC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输出到电网。其有两种工作模式,逆变降压模式和整流升压模式。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设计,可实现电网侧负荷功率稳定、孤岛运行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整个城市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一个线路末端的用户故障,变电站出口开关动作跳闸,整条线路全部失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3+1”保护方案,应用于配电网架。改造投运后的各项指标证明,这样的配网保护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将复杂的配电网架分为三层,每一层内又分位多级,网架设备均获取相应层级码,不同的层级码对应不同的保护定值整定算法,最终实现配电网
学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源产品研发技术也逐步更新,其中的车载电源系统也应随之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许多传统的车载电源只能满足可靠性需求,产品使用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车载电源进行升级,让供电更加多样化,控制更加精细化,产品更加智能化,在一定程度实现人机交互,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产品参数的可视与可配置。本文主要为设计一款智能化车载综合电源,主要从系统整体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方面介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大量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电并网设备接入电网,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些设备并网前,有必要测试其电网的适应性,电网模拟器成为测试其并网性能的重要设备,现阶段,对中高压大功率的电网模拟器的研究的较少,因此对中高压电网模拟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对35kV中压电网模拟器整流侧和逆变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阶
学位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近年来对清洁能源的重视以及当前新能源企业大力的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大量的光伏电站涌现。伴随着光伏电站的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时光伏组件易损坏,以往的人工诊断方法无法针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并确认故障类型。本文针对光伏组件故障问题设计了一套故障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诊断故障类型并迅速定位,确保现场巡查人员快速更换光伏组件,保
学位
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趋向小型化、高频化以及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广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正在广泛地应用于能源路由器、固态变压器、直流中断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在高压和低压配电母线之间很好地完成能量的流动和分配。本文以双有源桥式变换器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电流应力和软开关进行优化控制,降低开关器件损耗,以提高
学位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部署全面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应用逐步深化,配电网建设不断加大,在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同时,配电网设备规模体量较大,设备设施标准化程度低、差异性大,清洁能源全额消耗压力增大,客户对电力多层次服务需求增加,萧县地区配电网管理缺乏自动化技术支撑、配电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快速自动的断开和隔离故障,同时配电网运维人员与配电网增速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突出问题,本课题
学位
目前,国内的钢厂连铸连轧的生产线,利用煤气加热炉等,对在线降温钢坯进行补热,其加热工艺落后,耗能大,对环境有产生污染,机械化连续性较差,产品质量提升难度大,工人整体的工作强度过高、作业环境相对较差、故障维护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过程精度未能符合标准的需求,进一步造成了最终的产出效率与质量并不理想。本文是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工艺理念,提出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非接触式对钢坯在线补热;选用西门子S7-300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