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未标识农兽药筛查及其对水产养殖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养殖疾病的主要产品,其质量安全对养殖水产品及其环境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的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且无统一的生产标准,很多产品的成分标识不清,导致养殖使用者很难通过标识选择合适的产品。此外,一些生产商为提高产品功效,追求更大利润,通过违规添加未标识药物在产品中,导致养殖水产品因药物残留超标不合格,同时也对养殖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掌握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对养殖产品及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场中正在使用的各种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养殖水体以及底泥中的农兽药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分析,评估农兽药物残留对养殖水产品及养殖环境的质量安全的影响,并选取典型含未标识药物的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开展实验,具体如下:(1)常用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未标识药物的筛查与评估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水产品养殖场、渔药商店以及网络平台的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进行未标识药物筛查分析。结果表明,300份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样品中,有104个样品中共筛查出未标识药物成分189项次,15种药物成分,样品总筛出率为34.7%。按照筛出药物样品来源划分,渔药商店采集的样品检出率相对最低,为22.5%,养殖场次之,为25.3%,网络平台最高,为72.6%。按照筛出药物的性质划分,15种药物成分中包括农药6种,分别是扑草净、西草净、西玛津、多菌灵、敌百虫、乙氧喹啉;兽药8种,分别是恩诺沙星、乙酰甲喹、红霉素、加替沙星、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环丙沙星、甲氧苄啶;水产停用药1种,为培氟沙星。按照样品中筛出药物种类划分,筛出含未标识药物的104个样品中,57个筛出单种药物,47个样品筛出2种及以上的药物,25个样品筛出3种及以上的药物,9个样品筛出4种及以上的药物,3个筛出5种及以上的药物,2个样品筛出6种药物。从筛出药物的含量分布表明,61.9%的药物含量在100μg·kg-1以上,最高可达1.09 g·kg-1。(2)“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水体-底泥”三位一体中农兽药物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采用高分辨质谱筛查技术对上海地区主要水产养殖场(27家)中养殖水体、底泥以及正使用的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进行农兽药残留分析,并运用风险商值(RQ)法对筛查结果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本文调查27家养殖场的180个样品(水体27个、底泥43个、投入品110个)中共筛查出13种药物,包括兽药9种:金刚烷胺、地西泮、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加替沙星、甲氧苄啶,阿维菌素B1a、红霉素、培氟沙星;农药4种:多菌灵、扑草净、西草净、乙氧喹啉。水体筛出9种70个药物,底泥中筛出6种93个药物,投入品中筛出7种37个药物,其中多菌灵、恩诺沙星、甲氧苄啶药物在3类样品中均存在。水体、底泥、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筛出药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06-1.88μg·L-1、1.47-292.08μg·kg-1、9.68-139436.62μg·kg-1。风险商值评价结果显示,水产养殖场水体与底泥样品中农兽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高风险,其中水体中扑草净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3.14,底泥中红霉素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2.22,二者RQ值均大于1表现为高风险。(3)典型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及其3种未标识药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影响研究模拟实际生产模式,采用泼洒和拌饲两种方式,分别设置高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及对照组共7组。试验连续给药5天,试验周期35天。结果表明:泼洒和拌饲给药对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剂量组和非药对照组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P<0.05),能有效提高对虾存活率(最高达93.33%)。高剂量组水体中p H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其值分别为8.0和0.292 mg·L-1,但溶解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恩诺沙星、红霉素、甲氧苄啶连续给药5天后,虾体内其含量分别为185.03μg·kg-1、262.68μg·kg-1、1035.36μg·kg-1,均超过其现行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停药后三种药物分别在第3、3、21天降至MRL以下,第30天后,其含量分别为10.65μg·kg-1,9.49μg·kg-1、27.69μg·kg-1,高剂量组水体中均能检测出三种药物,含量分别为0.131、3.398、0.167μg·L-1,正常剂量组仅检出红霉素,其含量为0.216μg·L-1。这些结果表明未标识药物容易导致生物体中药物残留超标以及养殖生态污染的风险。
其他文献
当前疫情常态化,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充分落实“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利用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居民消费成为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作为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供给产品,水产品的消费不仅对于增加有效需求、启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居民膳食结构的优化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相对成熟的城镇市场来说,农村水产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量较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
学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是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等。贵州省属高原山地区域,农业人口占比较多,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薄弱,是国家扶贫重点关注地区。该省份财政实力较弱,财政自给率较低,对中央政府资金的依赖度较高,中央财政的大部
学位
报纸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经济改革,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需求也正在日益增长,土地资源被大规模征用,导致了许多农村居民沦为失地农民。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生长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让农民唯独的经济来源来满足产业化和城市化生长发展的需求,它还使乡下区域的城市建设转向农业计划。在对研究论文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大片的农田被改建成建设用地,农民屡次丧失土地的拥有权。在调查研究中,不仅发现土地征用的过程会把农民的心击垮,单靠
学位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中国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国家。在我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粗放的养殖模式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对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保护渔业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养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渔业绿色发展的迫切要求。那么,在我国南美白
学位
我国是水产品消费大国,水产品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消费者对野生江鲜表现出明显偏好,在市场利益驱使下,野生江鲜被过度捕捞,加上拦河筑坝、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的干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野生渔业资源急剧衰竭。野生渔业资源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和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竭,危害国家生态安全的背景下,国家实行十年禁捕政策,从捕
学位
随着数字化的升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播方式由面对面传播发展到跨时空、跨地域传播,众多网民在论坛、推特、第三方评论网站等进行交流沟通,对新闻、时事热点各抒己见。在电商时代下,网民规模逐渐扩大,掀起网购热潮,在线评论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激烈的市场角逐战中,各电商平台建立的在线评论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战略。随着电商时代的发展,在线评论已经渗入各行各业,在变幻莫测的
学位
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线上零售商的崛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零售企业加快了营销模式的转变消费者也为了是适应环境的变化。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在2020年迅速向线上迁徙。消费者在网上进行产品的挑选,卖家通过物流将交易商品快速的送到客户的手上。此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购买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环节,因此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选择的购物方式。伴随着线上渠道优势的不断凸显,越来越
学位
非伤寒沙门氏菌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全国沙门氏菌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有大量人被沙门氏菌感染甚至死亡,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生产力和医疗损失。因此,快速简单检测沙门氏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传统培养检测方法、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耗时费力,而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识别元
学位
近几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作为乡村产业振兴之一的乡旅产业大发展也是符合乡村整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从而加快全国各地范围内的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进程。我国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为乡村的产业振兴做出了贡献。上海市作为中国一线城市和重要旅游大都市之一,乡村旅游产业也是明显超越全国乡村旅游平均发展水平。近几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美丽的乡村建设规划战略,上海市各区也都积极开展优质的美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