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育专业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环境适应能力既直接影响其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对其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本研究试图揭示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环境适应的特点,为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提供指导,同时也为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工作参考。
本研究通过质与量的研究方法有效结合,通过具体工作的实践与反思,从学习环境适应、生活环境适应以及人际环境适应三方面出发,利用学生问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对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环境适应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环境适应的特点为:从总体上来说新生环境适应表现为不平衡性;不同性别、中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以及入校时所从事不同运动专项的新生的环境适应表现无显著性差异;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新生在人际环境适应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与家庭亲关系的密切的新生和与家庭关系一般的新生在人际环境适应、生活环境适应以及总体环境适应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中学阶段住校与中学阶段没有住校的新生在生活环境适应以及总体环境适应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是独生子女的新生与非独生子女的新生在人际环境适应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新生环境适应可能受到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及行政人员的管教方式、班级形态、师生关系、课程设置与考试方式、同辈群体、校园文化、就业环境以及网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由此,本研究提出了对待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环境适应的态度和策略:新生要积极谋求自我环境适应的理念与方法:家庭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小加强子女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学校要全面引导新生进行环境适应;社会应通过规范大众传播媒体,加强社会团体的协助等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