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沥青道面技术在机场工程的使用推广,沥青混凝土道面长期在多轮组起落架的作用下,道面产生车辙、开裂、剪切破坏等病害受到了广泛重视,然而,无论是机场道面还是一般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研究主要从单一原材料技术性能和整体混合料设计指标两方面入手。为优化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从而改善沥青道面的病害情况,本文通过研究沥青砂浆的强度特性及蠕变特性,揭示了不同粒径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研究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粒径、含量的细集料(0~2.36mm)组成的沥青砂浆进行试验分析,进而研究不同粒径的细集料对沥青砂浆的力学性能影响。在沥青砂浆的试验分析中,按筛孔的孔径大小,将不同粒径的细集料分为6档,即0~0.075mm(矿粉)、0.075~0.15 mm、0.15~0.3mm、0.3~0.6mm、0.6~1.18mm、1.18~2.36mm。在使用同一品种沥青和集料的前提下,按细集料的粒径,在沥青与矿粉组成的沥青胶浆中,从0.075~0.15mm这档开始,由小到大依次累计添加细集料,得到5类不同的沥青砂浆。然后,分别对各类砂浆进行静态抗压屈服试验、动态回弹模量试验、三轴蠕变试验,通过合适的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粒径的细集料对沥青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预估沥青砂浆回弹模量的预测模型和评价其黏弹性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选择AASHTO-TP46中描述土基材料的三轴动态回弹模量复合模型,作为沥青砂浆的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即能考虑侧限围压的影响,又能考虑剪切影响的三轴作用,且假设检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从修正后的Burgers模型粘弹性拟合参数的灰熵分析结果看,当沥青砂浆中仅有0~0.075mm、0.075~0.15mm档细集料时,沥青砂浆主要表现为黏性特性,而加入0.15~0.3mm档细集料后,沥青砂浆开始表现为弹性特性,0.3~0.6mm、0.6~1.18mm档细集料的加入后,沥青砂浆主要表现为弹性特性;以弹性柔度J_E、黏性柔度J_V、延时弹性柔度J_C及黏弹柔度比_vR作为沥青砂浆的蠕变特性评价指标,指标与沥青砂浆物理参数(当量砂胶比)显示出明显的规律变化,且两者存在有效的回归关系,说明蠕变柔量可用于评价细集料对沥青砂浆蠕变特性的影响,通过沥青砂浆的物理参数也能够预测其蠕变柔量评价指标的大致范围。